第五百八十三章長安風雲(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中間還差點被楊武率領的那支進攻突厥人的二十萬夏軍騎兵遇到,幸虧楊廣為了逃命斥候走的比較遠,這才悄悄躲開了這支南下的大軍。
在向北走了上千裡後,楊廣一行居然遇到一直數萬人的夏軍騎兵,不過屬於國民衛隊性質的大軍,原本以為是一個軟柿子就想拿來出出氣,結果一場大戰打下來對方死傷數千人,隋軍卻損失了一萬多人近兩萬人。
更可怕的是,夏國草原上的牧民隨時都可以動員起來,不管是青壯還是婦女小孩都能拿起普及起來的火槍向隋軍發起進攻,這支數萬人的國民衛隊在周圍數百里內夏國牧民的圍攻下居然不敵,甚至更遠處的夏軍已經得到訊息前來支援。
楊廣他們在不斷增加夏軍追擊下慌不擇路只得逃進茫茫大漠,這才躲開了夏國民眾和緊隨趕來韓子高所部大軍的追擊。
韓子高因為急著北上配合漠北夏軍進攻西突厥聯軍,因此見到這支隋軍逃入大漠後就沒有繼續進攻,反正沒有足夠的準備這些人逃進大漠也是死路一條。
其他夏國民眾在韓子高離開的同時也都各自回家,各找各媽去了。
大漠中的風險不是語言可以描述的,最大的危機就來自於水源和糧食,糧食好說,隋軍從遼東大營出發的時候都帶著大量的糧食和肉乾,但是清潔的水源卻是大漠中最大的一個難題。
頭一兩天大家還有攜帶的水囊還能堅持,但是在第三天後隊伍就開始缺水了,尤其是戰馬的飲水數量更是極大,因此到了第四天開始楊廣不得不緊急下令斬殺多餘的戰馬。
這樣不僅有馬血可以喝,還有馬肉來補充糧食,甚至還能夠利用處理過的馬皮來禦寒,春季的大漠白日還好過一些,等到了晚上簡直就比冬天還要寒冷,
大漠中又沒有什麼柴碳可以禦寒,因此隋軍士兵只能找一個背風的沙丘後面,挖一個不大的小坑,然後在裡面擠成一團以此保暖過夜。
然而大漠中的夜晚太冷了,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隋軍被凍死,戰馬死傷的數量更是急劇增加,楊廣已經不用考慮斬殺戰馬的事情。
而缺水的大問題更是困擾著隋軍,如果不能快速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全部死在大漠中就是必然的問題。
這時隋軍已從逃進大漠時的十三萬人迅速減員到十萬人左右,這個減員數量非常快,原本精銳無比的隋軍已經有了崩潰的跡象。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們居然遇到了一個在大漠中游牧的突厥人小部族,他們是去年為了躲避夏軍的殺戮逃到這裡的,這茫茫大漠居然成為了他們的保護屏障。
楊廣並沒有劫掠他們,畢竟不到百人的小部落只擁有的那麼幾十頭駱駝和幾百只羊,根本不夠隋軍需要,如今隋軍最需要的卻是一個熟悉大漠的嚮導。
在楊廣的刻意拉攏下,這支突厥人迅速帶他們找到了一個地下河水的出口,於是大軍缺水的問題迅速解決了,而在有了優良的嚮導後隋軍也在大漠中的行進從容了很多,這些突厥人教給了他們很多大漠中生存的知識。
當楊廣跟隨突厥嚮導走出大漠的時候,夏軍已經開始全面攻佔了定襄郡和河套之地,正在向著更西部發起進攻。
走出大漠的八萬多隋軍騎兵丟掉了所有的旗幟,不過這也讓佔據河套之地的夏國士兵們以為這些都是從漠北來的自己騎兵,雖然對這些騎兵為何沒有進城感到奇怪,不過也沒有太過關注。
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等到攻略西河與韓子高大軍匯合的楊武返回河套時,這才發現那支騎兵大軍的異常,後來楊武常常為此感到可惜。
楊廣一行數萬人原本還走的心驚膽戰,畢竟河套之地聚集著數十萬夏軍,可是各路夏軍居然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一直到他們逃到黃河西岸的雕陰郡後才總算放心下來,這一次的逃亡可以說簡直是一個奇蹟。
楊廣的歸來不僅讓楊堅有了新的繼承者人選,他帶回來的那八萬多經歷過多次戰陣的精銳隋軍騎兵,更是如今隋帝國所欠缺的。
不過楊堅並沒有立刻宣佈自己的決定,他只是淡淡的下令褒獎了帶領楊廣一行人逃出來的突厥嚮導,畢竟只有不到百人的小部族,一千匹絹,一萬隻羊還有一千頭牛讓他們高興的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其他十幾位逃回來的將領也都各自回家,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迫害,讓早就以為他們死去的家人驚喜不已。
楊廣的到來好像很平靜,但是任何人都知道結下來一場明爭暗鬥還會持續下去,不知道楊廣的安全返回對隋帝國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