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楊廣在遼東失去全部音訊後,楊堅雖然沒有得到楊廣屍首被發現的訊息,但是心裡一直都是人為楊廣已經戰死了,畢竟遼東遼西那遼闊的大草原上死個人然後被狼群吃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故而楊堅一直都以為楊廣已經戰歿於遼東,再加上這段時間的各種不如意,對楊勇更加不滿也就更加想念楊廣,這時忽然聽到楊廣居然從遼東安然逃了回來,這給他帶來的衝擊更加強烈起來。

這時得到這個好訊息後楊堅的病情好像一下就恢復了好多,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甚至他還特意穿戴整齊後到富麗堂皇的禪定寺,感謝滿天神佛保佑自己的兒子平安歸來,渾然忘記了為什麼當初這些神佛不保佑隋軍在遼東獲得勝利。

楊廣將要安全回來的訊息迅速傳遍了長安城許多官宦、士族的耳朵裡,原本長安城中門庭若市的楊勇東宮霎時間為之一空,雖然還說不上門可羅雀,但是原本一些倒向自己的官員再次恢復中立態度。

而原本一些屬於支援楊廣的官員,也立刻有了主心骨不再跟之前一樣上杆子巴結著楊勇,畢竟之前隋帝國已經只有楊勇一個儲君,這時有了楊廣誰還願意去拍楊勇的馬屁呢。

在這樣的心態下整個長安城內的各派官員都在以不同的心態等待著楊廣的歸來,而楊勇據說在這樣的局勢變幻下很是沒出息的喝醉大哭一場,更是讓原本就不看好他的官員搖頭不已。

很快三日過後,有一隊斥候迅速趕到長安稟報晉王楊廣就要到來,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一支龐大的騎兵突然出現在長安城對岸的渭水以北,早就接到訊息的長安隋軍知道這正是晉王楊廣帶回來的一支大軍也不慌張。

在這支騎兵來到渭水北岸後就地駐紮,有了準備的長安城內在於仲文的安排下迅速送來大量的糧食、酒肉,好讓這些經歷千辛萬苦的隋軍騎兵好好休整一番,而楊廣則是在數十騎的護衛下迅速入城往皇宮而去。

看著盔甲滿是風塵和傷口的晉王身影漸漸遠去,一名前來迎接的隋軍偏將嘆息道:“咱們徵遼的大軍沒有三百萬也至少有差不多二百萬了,誰能想到居然僅僅半年時間只回來了這不到十萬騎兵,真不敢相信那夏國居然如此厲害!”

他的一名同僚聽到嘆息也是點點頭,不過他的話題卻變了:“要說還是晉王厲害呀,不僅自己安然撤了回來居然還能帶回來七八萬騎兵,別的將領這一戰都被夏軍留下了,當初麥鐵杖不也是號稱猛將麼,這一次率領著那麼厲害的兩三萬陌刀兵也一個沒回來!”

隋軍將士們各自在那裡討論自己關心的話題,楊廣卻只帶著楊俊、裴炬、楊思仁等諸位大將迅速來到了皇宮內。

“阿麼!”

一看到楊廣的鎧甲上全都是傷口,已經破破爛爛不成樣子,楊堅的心一下就酸了起來,“阿麼你受苦了,能回來就好,能回來就好呀!”

此時的楊堅居然沒有了往日的威嚴,儼然一副慈父的樣子,原本以為已經死去的愛子忽然又出現在自己面前,他哪裡又能威嚴的起來。

“噗通”

楊廣見到楊堅的第一時間居然跪在那裡痛哭流涕道:“阿麼不孝啊!居然連母親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父親將攻遼重任託付與我,可是我居然丟掉了那百萬大軍,害的父親消瘦如此!”

楊廣一邊痛哭一邊猛地磕頭謝罪,流出來的淚水甚至將地面都給打溼掉,哭的連楊素、高穎、蘇威這些大臣都覺得有些酸酸的,一同流下了眼淚來。

“這又哪裡怪的著你啊,”楊堅一邊扶起楊廣一邊嘆息道,“我也明白了,夏國的國力、兵力之強不是我們可以抗衡的啊,這一戰非戰之罪呀!”

說著楊堅又看向跪在地上的楊俊、楊思仁、裴炬等人道:“你們都起來吧,這一戰雖然丟了百萬大軍,可最大原因也不是你們的原因,據說你們還差點攻克遼東城,活捉了那夏國國主王澤!也算是盡力了!”

“多謝陛下開恩呀!”

得到楊堅的明令赦免後,楊思仁、楊俊、裴炬等十餘名歷盡千險逃回來的大將都興慶不已,能逃過這一劫真的是不容易,楊堅能這麼輕易的原諒他們也讓這些人都感到很驚訝,不過終究是一件好事。

接下來楊廣一番細細講述,楊堅才知道他們是怎麼躲開夏軍的攻擊的。

楊廣知道要是徑直往西逃跑,必然會遇到圍追堵截的夏軍騎兵,而且夏軍騎兵大舉南下必然會導致越靠近隋境夏軍實力越強,萬一遇到數量龐大的夏軍僅有十餘萬人的隋軍騎兵必然不能抵擋,要想活命就要反其道而行。

在經過一番商議後,所有的將領都同意了楊廣向北繞行的建議,這個向北繞行並不是繞行幾十裡上百里,而是在向西逃走二百里後,這支向北一直渡過弱洛水,然後沿著大興安嶺西麓向北一直走了上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