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看來矛盾很深的樣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蘇我氏在葛城氏沒落後獨佔了葛城川、高田川、葛下川以及大和南部的諸河川與河內東南部的石川的管理與支配權,嚴重威脅到了物部氏和大伴連氏向從大和進出河內的安全。
因此雙方對於大和川沿岸重要領地的爭奪是雙方矛盾激化的第一個主要原因,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和雙方因為宗教產生的。
在古代祭祀的地位非常高,掌管祭祀的家族在國家大事中往往有著濃厚的話語權,而物部氏這時就掌管著倭國最主要的祭祀職權,其早期的權勢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可是就在十幾年前欽明大王剛剛統一政令的時候,蘇我氏族長蘇我稻目卻極力向倭國欽明大王建議,積極從中國和百濟引入浮屠教作為倭國的國教,這就極大威脅到了掌管倭國神靈祭祀物部氏的利益。
物部氏本來就忌恨起藉助自己力量崛起的蘇我氏,這時蘇我稻目挖人家的牆角不說,連人家物部氏的房子都要拆掉,這讓人家物部氏如何不忌恨。
於是雙方一方面是因為對於大和川沿岸領地的爭奪,還有一方面則是因為佛教文化傳入與倭國傳統神道之間的矛盾,雙方勢力集團之間不時就會發生激烈的矛盾衝突。
從公元540年由欽明大王統一政權蘇我稻目繼任大臣開始,他積極增設、經營朝廷的屯倉,主張尊奉佛教,甚至將私人宅邸改修為佛寺,其虔誠之心可見一斑。
蘇我稻目執政期間,一直與當時同掌朝政的物部氏因爭奪權利而敵對,就在八年前(552年10月)倭國發生的尊佛、排佛事件,將蘇我氏和物部氏兩族敵對情緒推向高潮。
早在尚是佛教未曾傳入倭國之時,因為這時百濟和倭國是盟友關係,所以百濟的聖明王(就是扶余昌之前被新羅殺死的倒黴蛋)派使節,向倭國贈送了一尊佛祖釋迦牟尼的金銅像和若干卷經論。
這時的倭國已經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因此欽明大王為信仰之事猶豫不絕,以物部氏、中臣氏為首的一批朝臣主張置之不理,理由便是本土的一百八十神得罪不起,況且為何要無端地信奉外來之神明呢?
但是代表倭國朝中另一大勢力集團的蘇我稻目卻表示不以為然,他主張崇揚佛法,認為浮屠教既然能從天竺流傳至百濟,必有其可流傳之處,對於浮屠教的教義真諦,憑著物部氏的那點水平當然不能明白其中的奧義。
欽明大王雖然擔憂因此引發國內的動盪,因此踟躕不敢引入浮屠教,但是他卻默許了蘇我稻目自己供奉浮屠教。
得到了欽明大王的默許後,蘇我稻目請來佛祖金銅像供奉在位於小墾國的領地中,又把飛鳥川向原的私宅改為佛寺,舉家拜佛誦經。
大抵蘇我稻目覺得崇佛規模不夠盛大,又出資廣修寺院(估計不是民脂民膏就是挪用公款),於是浮屠教這才迅速在倭國傳播開來。
可是不料還沒過多久,就發生了一起不幸的事情——蘇我稻目崇佛的誠摯之心並未得到佛祖之恩賜,相反,無端地倭國開始瘟疫橫行,死者甚眾,倭國朝堂上下格外恐慌。
這時物部氏掌權的大連尾輿趁機在年輕的欽明大王面前挑撥,說蘇我氏崇外佛得罪了八百萬諸神,繼而領欽明大王之命將佛像投入難波的河流之中,又縱火焚燒伽藍寺院,一時倭國各地佛寺皆被查封,佛像被毀。
經過這一次打擊,蘇我稻目痛心疾首,怨氣抑鬱難消,一直到蘇我稻目將自己的兩個女兒蘇我堅鹽媛和蘇我小姊君嫁給欽明大王后,蘇我氏這才藉助著枕頭風的威力慢慢在倭國朝堂的爭奪中佔據了上風。
有了蘇我稻目兩個女兒的幫助,蘇我氏不僅逐漸擴張了自己在大和川的領地,還開始逐步蠶食物部氏掌控的軍事力量,並且數次推動對外戰爭掌控了倭國大部分的軍隊。
對於蘇我氏的步步緊逼,實力也算可觀的物部氏在多次退步後終於不能繼續再容忍,再加上這一次蘇我稻目藉助抵禦外敵的機會想要吞併各家的家族武裝,這讓以物部氏為首的保守派們如何忍得下去。
經過一番密謀後,以物部氏為首的部族勢力乾脆突然發動兵變,先控制欽明大王,然後軟禁蘇我氏全部族人,以此逼迫掌控大軍的蘇我用德交出兵權,然後物部氏便會將蘇我氏全部殺死,然後利用欽明大王來逐步的吞併蘇我氏的領地。
至於欽明大王被利用完之後,物部氏當然會再換一個國王,不然物部氏殺了人家兩個貌美如花的老婆,又操刀子威脅人家聽自己的話,人家憑什麼不記恨你?
可是物部氏沒料到的是蘇我氏也沒白在京都混了這麼多年,加上蘇我稻目一向比較會做人,竟然有物部氏的盟友暗中向蘇我氏通風報信,導致蘇我氏家族絕大部分人都逃到了京都城外一處莊園內的城堡固守。
物部氏哪裡敢放蘇我氏逃走,當即帶兵團團圍住了蘇我氏的城堡,可是面對蘇我氏的極力防守,物部氏遲遲沒能攻入城堡去。
沒能及時抓住蘇我氏的大多數族人,城內的一些普通蘇我氏族人又被物部氏給滅掉,還殺死了蘇我稻目的兩個女兒,這下事情可是不可為了,物部氏大連尾輿為此愁的徹夜無眠。
當蘇我用德、蘇我馬子兩人僅僅只帶著一萬人馬來到京都時,京都外城的十多萬軍隊就像是沒看到一樣,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去挑釁,大家該幹嘛還是幹嘛!
至於包圍蘇我氏城堡的兩萬多物部氏武裝,很顯然不是在戰場上經過王澤大軍長期磨練的蘇我用德大軍的對手,很快物部氏大軍就被擊潰,然後蘇我用德與蘇我稻目整頓了身邊僅有的兵力開始向防守內城的物部氏武裝進攻。
要說倭國京都的內城也有兩丈高,哪怕物部氏的武裝再菜,只要下定決心防守,蘇我氏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可是因為小矮子們天生就有喜歡反水的天分,一看到蘇我用德率軍返回,許多之前答應物部氏中立的部族、公卿紛紛投靠了蘇我氏,就連一些和物部氏牽連不是太深的物部氏盟友也見勢不妙倒戈一擊。
面對著王澤大軍的步步逼近大和川,蘇我稻目並沒有在京都搞大清洗,他強忍著喪女之痛放過了絕大多數物部氏集團,只是將物部氏家主大連尾輿等少數一些人殺死。
蘇我稻目聯合自己的盟友徹底掌控了倭國大權後,王澤大軍已經匯合了鄭魁、沈三水、柳萬城所部,加上孫興所部的鐘離愷、張峰兩部水軍,一起順著大和川向京都而來。
本來防守京都最好還是出城到龜峽川一代利用險要的地勢佈防最好,可是如今的倭國已經沒有那麼深厚的本錢了,現在的京都城內除了蘇我用德帶回來的一萬多精銳士兵外,就只有外城附近的十五萬新軍了。
當初二十萬新軍被抽調了五萬去大和川河口處布放,其中一半是青壯男子,一半是健婦,結果被鄭魁一戰擊潰全部成了戰俘,如今京都也就只剩下這些了。
可是當蘇我用德看到這最後一支勉強建立的軍隊時,心中差點滴血:這是什麼軍隊呀,看徵兵冊上說的很好,這支軍隊是一半青壯一半健婦,可是現在一看除了少數是青年外,全都是幾十歲的老頭、瘦弱的婦女,甚至還有七八歲的小孩!
蘇我用德慘然無語,這樣的軍隊哪怕再有一百萬也打不過那些殺神呀!
不過很快蘇我用德得到了探子傳回來的好訊息,好像是百濟、新羅兩國為了營救自己,已經聯合起來對王澤發起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