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小弟馮僕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炎熱夏天即將的來臨,東海各地的白晝也是越來越長,黑夜也越來越短!
即便是四月中旬的天,時間剛過寅時天色便已然大亮,微涼的海風吹著港口內清澈的海水,將停泊在港灣內的海船輕輕的搖來搖去。
凌晨前後便趁著陸風早早出港,去周圍海中捕魚的漁民這時大多都已經順風回到了港口,只有每天早晨的鮮魚才是最賣錢的,剛剛捕回來一筐筐鮮魚有的尾巴還在跳動當然海蟹、海蝦、墨魚等海貨也是有很多人喜歡的。
許多喜歡新鮮海貨的民眾也早早來到港口附近的魚市趕早市,要選購新鮮的海魚還是要趁清早漁民剛回來這會才有新鮮的,特別是如今天氣開始炎熱起來,若是來得晚了不僅沒有活魚,還多是軟趴趴的糟魚!
糟魚雖然有人愛吃,但是有新鮮的海魚誰還要吃糟魚呢,自從來到東海後,大家不管以前愛不愛吃魚,現在都已經適應了每餐吃飯中佔了很大一部分的海魚,長達二百多米的魚市放眼望去擠滿了前來採購的人群。
魚市附近不遠處的長州港內負責港口安全的守備士兵一個個百無聊賴的四處打望,多希望有不開眼的蠢貨來襲擊港口,然後在自己的奮勇抗擊下將這些敵人消滅。
可是這些士兵也知道這是自己的妄想,長州港這裡是己方的內海,西面有長門水道扼住西面的來敵,東面又有水軍都尉顧斌守的牢牢地,南面又有秦津島水軍巡檢營整日往來於秦津和夏渡之間。
地處這幾處地方最中間的長州城別說有外敵入侵,就連一些零碎的海盜也別想溜進來,因此駐守長州港的守備士兵這半年來根本就是無所事事的,因此他們從說書先生那裡聽到新出爐的《三齊英雄傳》後,對當初參加這場大戰的英雄們也是格外佩服。
羨慕的同時,守備士兵們開始格外厭倦如今安逸的生活,可是他們在這裡除了每天看海船裝卸貨物忙個不停,根本就沒有別的事情了,一開始還有一些新來的漁民、漁霸為了爭奪魚市的攤位打起來,他們還能去幫著巡捕們維持秩序。
可是後來連這點熱鬧也沒有了,因為隨著東海權力機構的完善和昊天道門的發展,漁民們都不再相互鬥毆,魚市也早已經規範起來。
和三齊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著漁霸的局面不同,但凡想要當漁霸挑戰官府權威的一些地痞流氓早就被送到鯨島、庫頁島還有南海諸島去當苦力,加強這些地方的建設了。
就在這些士兵無聊的時候,忽然一艘打著三面紅色帆船旗幟的海狐快船從海面上飛速駛進港口,看到海狐船上的三面紅旗,剛才還閒著無聊計程車兵們立刻各就各位警戒起來,因為他們早就根據這艘快船上的旗號得知有大批戰船正在向港口駛來。
在經過進一步完善港口組織結構後,但凡有三艘以上船隻的船隊來到,必須在港口外十里就要減速停船,然後由外面巡邏的海狐船檢查無誤後才通知引航船前來,最後才是引航船引導船隊入港。
引航船入港時會根據不同的船隻掛不同顏色的旗幟,掛著紅色旗幟說明是戰船,如果是黃色的旗號則是說明是商船,每一面旗幟代表十位數,不足十的按十艘來計算,這艘打著紅色旗幟的快船正是為後面的船隊開路,同時也是提醒港口內的商船注意躲避。
港口守備軍一個個站在自己負責的位置旁警惕的看著港口外,雖說長門水道駐紮著一部水軍,他國戰船很難突襲處於內海的幾個港口城市,但是本著預防為主的思想,不管是哪裡的船隊到來,港口內的守備軍都必須做好作戰準備。
目前長州城才只建好三分之一,但是最早開始施工的港口區域卻已經建設的極為完善,除了港口內一些建築還沒有完工外,寬闊的港灣內已經建好的數百個泊位足可以容納近三百艘從一千石到一萬石不等的海船,漁船則是停泊在旁邊不遠處的一個專門的漁港。
不多時一隊船隻多達五六十艘之多的船隊便出現在了港口眾人視線中,除了打頭五艘載重達五千石的鯨鯊級戰船和十幾艘載重三千石級別的海鯊級戰船外,其他的三十多艘船隻全都是五千石左右的商船。
當守備士兵看到一艘鯨鯊級戰船上飄著一面寫著‘夏侯’的旗號後,頓時全都高舉著手衝著戰船歡呼起來,他們都認得這正是小侯爺王澤的旗號。
看到小侯爺回來,大傢伙都覺得心裡安穩了許多,之前三齊之地大戰不斷,他們在東海雖然沒有參戰,可是一個個也是提心吊膽的為王澤等人擔心。
王澤站在船頭甲板上對著港口內歡呼的人群招手示意,於是更多的歡呼聲傳來,原來岸上不少漁民和民眾也自發前來歡迎王澤的返回。
“大兄,你這裡百姓好熱情呀!而且你這個港口也建設的挺不錯的,光是這個港口都可以容納數百艘大船了!”王澤身邊還有一名十一二歲大小做常服裝束打扮的少年,看到岸上歡呼的人群於是對王澤開玩笑道。
王澤聽著少年的話也是哈哈一笑:“阿僕你又來哄我,我這裡的港口雖然還算可以,但是畢竟不在海上商路上,比起你那數百個泊位的港口而且往來海船不斷,收成可就是差遠了呀!”
那被叫做阿僕的少年嘿嘿笑道:“大兄說話忒假!我那裡處於東西海路必經之地,港口內商船往來雖然較多,但是這裡面還不是有你的三成收入在裡面?”
原來王澤身邊那名被稱做‘阿僕’的少年竟然是嶺南冼夫人的獨子馮僕,這一次在建康城遇到王澤後,便決定跟著王澤一起來東海這裡做客,順便也看看這被各國海商們稱道的地方如何使人嚮往。
自從濰水之戰齊軍敗退之後,北齊大軍和王澤雙方逐漸的以濰河為界形成了東西對峙的局面,之前雙方都是損失慘重,所以也沒有了繼續拼死打仗的念頭。
本來北齊還在青州以東保持了斛律協以下近二十萬大軍的存在,不過隨著西面的老對手北周再一次將目光投向北齊,已經成為北齊皇帝的高湛所在的晉陽受到的威脅更大,於是高湛當即火燒火燎的將斛律協調到了幷州以抵禦北周大軍。
斛律協果然不愧是北齊新生代名將,很快就抵住北周達奚成興率領的五萬大軍,留在青州的敬顯儁也是率軍擋住了王勇的兩次試探性進攻,於是昏庸的高湛又急著回到自己的後宮去尋歡作樂了。
這時在濰河一線與王澤一方對峙的齊軍在青州以東佈防的也只有七八萬人,加上雙方大軍都因為長時間的連續作戰頗為疲憊,雙方很快默契的停止了相互進攻,開始了長期的對峙。
王澤見這裡事情已經差不多該結束,又急著給濰河以東的這二百萬百姓尋一條活路,再加上當初也許諾等三齊事了之後必定會去親自為陳茜賀喜。
於是在二月底王澤就帶著一支船隊去了南陳建康,這一次王澤沒有帶太多自己生產的鐵器,畢竟自從喪失了長白山和益都這兩處產鐵重地後,光靠著長廣郡產的鐵連自己都不夠用呢。
王澤手裡雖然有不少的金銀,但是王澤這廝摳門的很哪裡願意將這些金銀豆花出去。
為了購買到足夠的糧食,王澤蒐羅了一批己方一些用不著的戰馬,加上又從遼東和契丹人那裡交換來的一批良馬湊夠了五千匹。
另外還有大量的皮革製品、羊毛紡織品、精良的雪鹽、雪糖甚至還有這段時間東海濟州島生產的一批香皂。
為了保證這些貨物能夠賣個好價錢,王澤在建康停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和過去有合作的幾家世家一起將帶去的馬匹、貨物慢慢的放了出去。
這時的南朝極度缺少馬匹,雖然當初王澤賣給了吳瓊四千匹戰馬,但是那些戰馬全部都進了陳霸先的中護軍,連中軍都這麼缺馬,民間馬匹的數量更是極為缺少,這時候誰要是擁有一匹良馬騎在大街上,比後世開著凱迪拉克的富二代都拉風。
因此王澤這一批戰馬理所當然的受到南陳大量士族子弟的青睞,這些人不管價格高低,幾乎是搶一般的買走了三千多匹良馬,另外的一千多匹戰馬不是沒人買了,而是被聞訊的陳茜派已升任右將軍的韓子高前來用友情價全買走了。二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