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羊枯的煩惱(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對於戰亂四起的中原大地,偏據東海的各海島真可謂是世外桃源一般,當然如果沒有那些煩人的倭人就更好了!也怪不得每當中原天下大亂時,就有許多世家、百姓逃到東海各地避禍。
長州作為中國人眼裡的日出之地之一,太陽比中原要早半個時辰升起,雖然時間還不到寅時,但是東方的天空就已經開始看到一絲明亮的藍色顯現出來,天快要亮了,又是一夜將要過去。
四月份的天說是初夏,可是早晨還有些沁涼,這時天色還有些昏暗,不過地上的人卻早已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若是從高處看去就會發現這裡赫然是一座正在建設中的大城。
眼前城市的面積不算小,整個城池呈不規則的長條形狀,東西長五六里,南北寬三四里左右,東面的三分之一的城區連著城牆和城內的建築基本上已經完工,而中西部的城池目前連城牆都還只建成了一半。
這裡原來是長州郡原安藝地區的一處海灣,在後世的倭國這裡有一座倒黴的城市叫做廣島,但是如今這裡已經是東海地圖上標識為長州城的郡城所在,也就是說這裡是長州郡郡城所在,長州郡郡守的管禹晤便是在這座城內辦公。
目前這裡也是羊枯東海留守府的暫居地,所以儘管眼前這座城池還沒有建好,但是在事實上已經是東海各島的行政中心。
天色剛剛亮,長州郡守管禹晤就已經洗漱完畢,在幾名隨從的陪同下向著府衙走去,自從王澤在南陳建安郡遇刺後,王澤也給自己麾下的郡縣以上的官員配備了護衛,萬一出現倭人刺殺官員的事情就不好了。
長州郡的郡守府就在已經建好的這一片城區中,只是有些靠近正在施工的區域顯得有些吵鬧!這座府衙目前因為羊枯的東海留守府人員和長州郡府的文吏們共用的,所以顯得有些擁擠。
“看來得讓譚院長趕緊把其他的城區建起來了!這地方是越來越覺得擠了呀!”管禹晤看著本來還算寬敞的府衙有些自言自語道,如果光是長州郡的官吏們在這裡辦公還是比較寬敞的。
其實管禹晤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員工和老闆整天呆在一個辦公室工作,那麼這個員工不是辭職就是早晚瘋掉。
另外清朝時官場有一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管禹晤和羊枯不僅在同一座城裡,還是在一個院子裡,哪怕沒有別的心思,這個壓力也不小呀!
管禹晤剛剛走進府衙的院子,正堂的一扇大門就在‘嘎吱’聲中開啟了,管禹晤定睛一看竟然推門而出的那人竟然是東海留守羊枯,他吃驚道:“使君,您可是昨晚又是一夜未眠?”
羊枯推門而出就看到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長州郡守管禹晤,對於這名從小吏慢慢提拔起來的官員羊枯的印象還是不錯的,於是他對管禹晤微笑點頭道:“原來是文達(管禹晤字),你來的正好,正好我肚子也餓了,咱們一起到膳堂吃些粥點!”
羊枯擔任東海留守後,為了提高官員們的辦事效率,特地在東海各郡縣的府衙都開設了膳堂,不過這些膳堂卻不是免費的,只是因為有官府的補貼,裡面的食物價錢比較便宜而已,好比是後世大學的食堂一般。
管禹晤被羊枯拉著只好緊跟上羊枯的腳步,他從側面看過去明顯可以看到羊枯臉上掩飾不住的疲倦,於是管禹晤開口勸道:“使君,如今東海各處事情雖然很多,可是身體也很重要呀,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怎麼可能做好小侯爺的事情呢!”
羊枯一邊走一邊嘆氣道:“我怎麼能夠安心休息的下來,如今三齊的百姓源源不斷的從那裡運來,從年前開始到現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裡,差的不多運來了二三十萬人!這麼多人的吃飯、住房還有需要分配的耕地,都要及時準備好呀!”
濰河以東聚集的那二百多萬百姓中,至少有近百萬人是需要重新安置的,這麼大規模的安置百姓,哪怕是在後世的社會主義新中國也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更不用說在這個時候了!
因此這個大難題不僅王澤愁,遠在東海的羊枯也在發愁!早在年前膠州城之戰前,膠州境內的百姓就開始大撤退,撤出來的近十萬名百姓被分成三四批運到東海各地,讓羊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頓下了這些百姓,其中就以這長州郡安置的人口最多。
等羊枯好不容易忙完這一陣,準備過年後喘口氣吧,結果這時隨著王澤從青州等地撤到濰河以東的數十萬百姓又被運來了不少,而且如今三齊還在每個月不斷的往東海運送百姓。
這下羊枯就更忙了,像今天這樣幾乎一夜沒睡的日子,一旬裡總有那麼幾天。
膳堂在府衙旁邊一個小跨院裡,有一道門和府衙聯通,裡面有六開間的房子,加上東西廂房七八間,足可以容納府衙內的兩幫人馬同時進餐。
雖然院子不大卻是別有一番洞天,院子裡幾棵平日裡看不出什麼樹的喬木這時竟然開滿了或粉或白的小花,一團團花團錦簇猶如雲霞一般。
羊枯似乎有日子沒來這裡了,看到眼前幾棵漂亮的花樹湊上去好奇的看了看,於是疑惑道:“我看這樹好像和以前讀書時說的南朝櫻花一般,真個是‘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呀!”
管禹晤看到羊枯正在仔細的觀察那花樹,於是笑道:“使君不知,這本來就是南朝歷來喜植的櫻花,去年樊郡守他們出使南朝,回來時從那裡帶回來不少樹苗!另外還有不少大一些的樹,郡守府院子裡就栽種了十幾顆櫻花,只是長得不好沒有開花,因此使君沒有注意罷了,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棵櫻花復甦的那麼好!”
羊枯當然不知道這種原本產於中國的花,在後世竟然成了倭國的代表,因此他只覺得這花挺不錯,似乎以後長州各地可以多種一些,然後轉身就走進了膳堂。
膳堂裡這時已經有幾名文吏在進餐了,看到二人進來急忙起身行禮,二人也是點頭示意後進入了一個包廂內。
不是二人不和下屬親近,只是二人畢竟是高官,若是他們在外面進餐每個人都要過來行禮,反而弄得大家都吃不好飯,雖然羊枯當初也說不必這麼麻煩,可是架不住文吏們的熱情,也只好躲避開再說。
膳堂的早點花樣不算多,也就是饅頭(肉包子)、炊餅(蒸卷)、油餅、油條、水煎包、花捲、豆腐腦、豆漿還有各種口味的稀飯,都是比較便宜實惠的東西。
羊枯要了份水煎包和一份豆腐腦,管禹晤則是要了份饅頭和粟米甜粥,這時二人也餓了,不再管‘食不言,寢不語’的那一套理論,一邊吃一邊說著長州各地百姓安置的情況。
“文達,長州郡分來的這十幾萬百姓如今安置的如何了?”羊枯大口吞下一個水煎包使勁嚼上兩口,然後一邊喝豆漿一邊問管禹晤。
不同於羊枯的自然隨意,管禹晤明顯要緊張許多,這時他正拿著調羹攪拌眼前的粟米甜粥,聽到羊枯的詢問於是端坐回答道:“使君,之前咱們長州郡設郡時只有七八萬人還算是地廣人稀,去年整個三齊運來的人口大半是安置到咱們這裡的,足有六七萬人!”
“目前這一部分百姓的房屋都已經由倭人奴隸建好,各家所需得的永業田、桑麻田也都分配完畢,但是今年從三齊各地運來的人口足有二十多萬,又是十多萬人分到咱們長州郡,可是長州郡已經沒有足夠的平地來分配了!”
看著羊枯用探尋的眼光看著自己,管禹晤道:“使君,咱們長州本來就沒多少平地,東面又是和倭人接壤的,基本上大軍前線後面一百里內我們是不敢安置普通百姓的,那裡如今只有一萬多武裝拓殖隊在開荒,如果前線的大軍能夠再往倭人那邊推進一百里,咱們就可以全部安置好這些百姓了!”中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