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兔子也不能小瞧!(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王勇發現濰水西岸的齊軍有撤退痕跡的時候,其實對岸的齊軍只剩下斛律協親自率領的兩萬人嚴陣以待,防備王勇趁勢渡河掩殺正在撤退的齊軍,而齊軍十餘萬主力早在昨天夜裡就已經悄悄的撤走了。
隨著天色漸漸地轉亮,春天裡清晨的朝陽緩緩升起,照亮每一寸三齊的土地時,就連這最後一批在濰河西岸佈防的兩萬名齊軍士兵,也開始陸續收拾行囊,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有序的撤退。
作為齊軍大都督的斛律協確實做的還算到位,雖然因為對王澤的不夠重視,導致齊軍損失慘重最終折戟於濰水,但他一直留在最後陪著這支軍隊卻也讓不少計程車兵心生感激。
在身邊眾人的陪伴下,斛律協騎著自己心愛的亦麗馬,站在距離濰水三里多的一處高崗上,凝視著不遠處的濰水默默無語,寬闊的濰水河床中依然還有比較寬的水面,一時也不用擔心對岸的王勇殺過來。
相對於之前幾天流速明顯下降的濰水,水面平靜了很多,清澈無比的河水在朝陽的照耀下,河水被染出一層亮麗的雲霞色彩,一片片陽光在浮波中被打碎成點點金光,猶若浮光掠金。
看著眼前的美景,斛律協心中卻頗有些傷感,就是眼前的這條不算寬的河水阻斷了自己破滅敵軍光復三齊的夢想,致使數十萬齊軍沉沙折戟慘敗於此,連大將慕容怦都落了個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境地。
好容易等到洪水過去之後,斛律協趕緊派出大軍不斷向下遊沿岸搜尋,陸陸續續救回來數萬名士兵,加起來這些士兵怎麼說齊軍差不多還有十五萬人,可是齊軍人數雖然不少,可是卻沒有多少能派的上用場。
王澤放水之前用了不少的心思,為了增加洪水的殺傷力,可是往濰水的河灘內丟了不少的木頭,這些木頭加上齊軍為了透過濰水填起來作為通道的那些樹枝、樹幹讓被洪水捲入的齊軍吃盡了苦頭。
經常有會水的齊軍士兵好不容易游出了一段距離快要接近淺水區時,卻被隨河水洶湧而下的樹幹擊中身體,這一擊堪比戰場上捱了一記重錘,哪怕不死也得重傷,所以很多齊軍士兵明明可以逃上岸的,可是最終還是死在水中。
不過還是有許多士兵運氣不錯,在受傷後被洪水衝上岸,衝到東岸的齊軍自然就成了王澤的俘虜,而西岸的齊軍則是幸運的被己方前來搜救的軍隊救了回去。
本來齊軍在經過連續大半年的苦戰之後,好不容易才攻破濟州、濟北郡防線,光復了三齊之地整個濰河以西的諸多地盤,可是如今一次便損失了近二十萬大軍,其損失前所未有,比東魏時高歡進攻西魏時的‘沙苑之戰’損失的還要大幾倍。
如今北齊舉國近百萬大軍,光是進攻王勇的三齊之地就先後損失了四十多萬,在損失了這麼多兵力後,北齊的國力衰落已成定局,現在齊軍能守住青州以西不再丟失就已經很不錯了,因此斛律協的撤退也是無奈之下采取的策略。
“大都督,咱們還是趕緊出發吧,時辰已經不早了!”斛律協身邊的一名親兵將領提醒道,如今齊軍大部隊都走的差不多了,萬一這時候王勇渡河來襲擊齊軍,他們這些落在最後面的所有將官都要倒黴。
聽到身邊親衛的提醒,斛律協提起精神轉身對身邊的諸位將領道:“諸君,雖然這一次我們敗了,但是等到下次我們整理好軍隊再來進攻時,就是三齊叛匪的滅亡之日,我絕不會再讓舊事重演!”
說著斛律協躍馬揚鞭就要往西而去,當他下坡前回頭最後看了一眼濰水東岸的夏軍,卻被越發光亮的朝陽差點刺得眼睛流起淚來。
濰縣到濰河的距離實在是很近,斛律協騎馬很快超過殿後的兩萬齊軍,半個時辰不到就來到了身為齊軍臨時輜重聚集地的濰縣,這裡已經聚集了提前趕來的數萬齊軍,其他的先頭部隊在休息了幾個時辰後又往西面的昌樂縣前進了。
不多時正在城內休整的大將敬顯儁得知斛律協已經趕來,於是很快就出城迎接,畢竟斛律協可以說是鮮卑勳貴中的高層人士,又是如今的齊軍大都督,向敬顯儁這樣的草根將領就算不巴結人家,可也終歸要做出個恭敬的態度來。
“敬將軍,皮景和如今在哪裡?”斛律協對敬顯儁的恭敬態度很滿意,但是左右瞧了瞧卻沒有看到奉命前來支援濰縣的皮景和,心中開始有些不滿。
幸好敬顯儁這人還算實在,不喜歡給人添油加醋的打小報告,只是如實道:“啟稟大都督,昨日皮景和大將軍來到濰縣之前不久,那些襲擊濰縣的騎兵就往西北方向而去,皮將軍率軍前去追擊卻被那夥騎兵甩掉,為了防止敵軍襲取昌樂截斷我軍退路,現在皮將軍已經到昌樂縣了!”
聽到敬顯儁的解釋,斛律協的心中方才不再那麼生氣,雖然皮景和趕到濰縣後沒能殲滅那夥敵軍騎兵,可是隻要能夠保證濰縣、昌樂、青州一線的安全就可以讓這十餘萬齊軍安全撤退。
再者說,根據那兩萬多企圖襲擊濰縣的敵軍騎兵所表現出的極為老練的樣子,還及時躲開了皮景和率領的三萬多騎兵來看,這些騎兵並不容易對付。
只是讓斛律協擔憂的是,這兩萬多名騎兵的裝束打扮竟然與濟州、濟北郡前線的夏軍騎兵一模一樣,之前也聽說慕容怦在攻破濟州、濟北郡之後,有一隊齊軍在追擊撤退的敵軍時吃了敵軍騎兵的大虧,可是當時再怎麼著也不應該讓這些騎兵安然逃走現在更是威脅到了自己的後路!
想到這斛律協對身邊的一名親兵將領道:“與我傳令皮景和將軍,務必儘快將這夥騎兵的位置找出來,如今這夥騎兵被隔絕在濰水西岸,不能和東岸的叛軍匯合,這是我們報仇的一個好機會!”
“大都督,恐怕我們都是上這夥騎兵的當了!”就在斛律協一心想要先滅掉這夥騎兵,挽回一些局面的時候,大將敬顯儁卻忽然發話了。
見斛律協看著自己,敬顯儁繼續講道:“大都督,很有可能是這夥騎兵想要過河卻被西岸的我軍堵住去路,於是這夥騎兵藉著襲擊濰縣的機會,讓我軍以為三齊叛匪要對我進行前後夾擊,這樣一來我們濰水西岸十餘萬大軍必然要後撤,他們就可以趁機返回濰水東岸了!”
聽著敬顯儁的分析斛律協也回過味來,他點點頭道:“看來這夥騎兵不簡單呀!那麼敬將軍,你以為這夥騎兵現在應該在哪裡呢?”
敬顯儁拿出一幅地圖對斛律協道:“濰水上游山高地險不利於騎兵通行,往下游又有咱們十餘萬大軍駐守,所以他們現在最有可能在的地方就是更下游百里左右的昌邑城!那裡咱們的軍隊本來就不多,如今更是已經撤走了,他們只要到了昌邑城就可以聯絡上對岸的叛軍了!”
不用敬顯儁再說,斛律協已經確定這夥騎兵必然是到昌邑去了,那裡從春秋時就是一個繁華大邑,而且緊鄰濰水,因為之前撤退時先撤走的那裡的齊軍,所以也是這夥騎兵最容易過河的地方,僅存的濰水並不能完全阻擋這些騎兵的去路。
斛律協立即命令還在濰縣停留的一萬多騎兵往下游的昌邑而去,同時命令在西面昌樂的皮景和也要第一時間趕到昌邑,務必消滅這夥騎兵。
雖然斛律協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可能只是痴人說夢,弄不好人家早就過河了,可是如今也只能先試一試了。
在濰河下游東岸
姜川自從率領兩萬援兵趕到高密郡之後,很快就被王澤派到昌邑城對岸的濰水下游河段防守,這裡因為河對岸的昌邑城,也是齊軍一個很重要的屯兵之地,對王澤的濰水防線威脅很大。
在慕容怦大軍進攻的接連十餘日大戰中,姜川就在這裡接連打退了數十次齊軍的進攻,牢牢地守住了濰水東岸沒有讓一波齊軍渡過濰水,使得王澤對姜川這裡的防線十分放心。
只是讓姜川十分鬱悶的是,上游一場大水中淹死的十餘萬齊軍,大半都被衝到了下游來,趁著現在天氣還不熱得趕緊將這些齊軍的屍體收斂起來深深埋掉,不然就是大規模瘟疫爆發的前奏了,大戰之後必有大疫是漢人多少祖先用生命總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