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名不副實的李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澤雖然一直忙著夏國整體科技樹的平衡發展,不過他也非常關注隋帝國內的混亂局勢,畢竟這是一個英雄人物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後世人耳熟能詳的隋唐英雄幾乎全都出現在這時。
可是在關注了許久後,王澤發現除了瓦崗寨那裡有了徐茂公徐世績、單雄信、王伯當、程咬金程知節這寥寥幾個影子外,其他的比如秦叔寶、羅成、宇文成都、李元霸等等重頭戲居然沒見到任何一個影子。
之前王澤還一度非常奇怪為啥隋末的竇建德、王世充、杜伏威、翟讓、李密、高士達這些反王都已經出現了,可是隋唐演義中的那些英雄好漢到現在都沒任何影子呢?
一直到前天王澤閒著無聊去樞密院參謀部閒逛的時候,忽然在參謀部見到一個叫做秦瓊的年輕實習軍官,緊接著又聽說在鎮海幼獅營出現了一個天生神力叫羅士信的小屁孩,居然能跟羅歡家的小孫孫一較長短。
王澤這才啞然自嘲忽然明白了。
在原本歷史上,隋唐英雄好漢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後世的山東人,而自己早就在北齊末年就將這裡的數百萬民眾幾乎連鍋端的遷移到了夏國,這樣一來那些英雄好漢能在隋末義軍見到才是怪事,這些人早就已經成了夏國國民。
至於隋唐好漢中的很多人都是虛構,比如新文禮等人,尤其是第二好漢宇文成都在真正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說他是宇文化及的長子,隋煬帝的無敵大將軍純屬家演義虛構而已。
人家宇文化及一共只有兩個兒子,分別叫做宇文承基、宇文承趾,這兩人也並沒有什麼出彩的本領,倒是學宇文化及的荒淫本領還算可以,在王世充奪取洛陽城後與宇文智及一同被殺。
洛陽事變的訊息傳到王澤那裡後,倒是讓一直以為有宇文成都這個人存在的王澤很是失望,畢竟隋唐英雄演義裡面對宇文成都的刻畫深入人心。
隋唐第二好漢宇文成都是虛構,傳說中的隋朝第一好漢李元霸倒是真的有這個人,王澤也很是興奮了一把。
可是很快他就得知李元霸這娃天生一個病秧子,別說使用八百斤的重錘了,連八十斤也拿不起來,這些年一直在長安李淵的府邸中養病,不過在李淵於太原起兵後就被長安城內留守的隋軍殺死,也根本沒有那演義中的天生神力,倒是讓人好生失望。
已經出現的隋唐英雄讓人格外失望,其他的英雄好漢要麼名不副實,要麼就是沒有這個人,其他大部分都已經成了夏國國民,甚至很可能這些人很多都已經成為夏軍中的一員。
只是這些人雖然在軍中都是武藝不錯的好手,但是隨著夏軍中火藥武器的普及開來,根本不可能再像原來歷史上那麼出名,僅有的幾個也可能因為不同的生活經歷以及改變了名字,想到這裡王澤終於打消了蒐集幾個隋唐名將的心思。
於是王澤不再關注隋唐年間的英雄而是繼續關注隋帝國內的局勢變化。
隋煬帝楊廣死去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王澤那裡,不過這個訊息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細作傳回去的,這個人在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的那天已經跟楊廣一同被殺,傳遞訊息的是連於成之前設下的另外的細作。
連於成和伯奢圖兩人雖然在數年前就已經退出隋帝國,被王澤封爵功成名就,但是他二人為夏國在隋帝國內留下的良好情報基礎讓夏國在面對隋帝國各大勢力時非常輕鬆。
對楊廣的死訊王澤感慨良久,這讓以馮靜為首的許多夏國官員頗為不解,在他們看來楊廣跟王澤相比真的是差遠了,雖然楊廣本身有些才能可是也不值得王澤這麼為他可惜呀!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王澤的感慨是為了原本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廣嘆息的,僅僅是因為輿論需要以及官方對歷史的篡改,楊廣就成了十惡不赦的千古暴君,而另一個做的事情比他更惡劣的人卻是千古明君。
對比就會發現: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次子,也就是楊二。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李淵的次子,也就是李二。
看看原本歷史上隋煬帝做了什麼呢?
一、奪嫡
二、疑命人殺隋文帝(連資治通鑑也認為無事證,許多史書都沒有記載)
三、對作亂的四弟、五弟禮遇並未殺害,甚至還允許其父子相聚,或帶在身邊,恩澤惠及三弟楊俊之子楊浩等人。
四、出征出征吐蕃、吐谷渾、高昌、薛延陀、南詔、琉求等國
五、被突厥尊為聖人可汗
六、殺高熲
七、三徵高麗,無功而還
八、奢侈但不荒淫(正史並沒有楊廣荒淫的記載,倒是野史很多)
九、信方士之言誅李渾一家
十、信任道士潘誕配製長生不死藥,但潘誕一提出要以童子髓入藥之後,立即被楊廣處死,並沒有繼續煉製長生不死藥。
十一、孫子被擁立為恭帝,不久被篡,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