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三十萬隋軍徵遼東(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向北越過整個冀州,一直延伸到燕山山脈方才意猶未盡的停止自己的腳步。
在燕山山脈南麓,一座雄偉的大城矗立其間,這裡曾經是古燕國的易京,漢朝時期的幽州治所所在之地。
在過去數十年中,這裡是北齊治下的燕郡,也同樣是幽州的治所,不過在北周攻滅北齊後,這座城池就已經被改為涿郡,只是如今北周也已經被大隋所取代,這裡又成為了隋帝國在北方的軍事樞紐。
作為大隋以及之前歷代帝國抵禦北疆威脅的最核心一個大型城池,涿郡的地理位置不可謂不重要,這裡是整個燕山防線的總樞紐所在,幾乎所有的戰略物資都是先集中在這裡。
只要控制住涿郡,哪怕遊牧勢力越過燕山長城南下,也必須要攻克這座堅固高大的城池,不然就很有可能被截斷後路。
當然了,這是在守軍有出城野戰實力和決心的前提下,不然就像是明朝面對清軍入關一樣沒有任何作用,這時的漢人還有很強大的決死之心,只要在城池中儲存大量的戰略物資,前線的防線就牢固無比。
歷史上隋煬帝將大運河最北段開通到涿郡,然後在涿郡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大運河開通沒多久他就發起了對高句麗的大舉進攻,其真實用意不言自明嗎,根本不是為了所謂的龍舟遊玩。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楊廣雄才大略,取代楊廣的李唐根本不能跟隋朝比,特別是李世民經常問別人自己是不是已經超過了楊廣,可見真正的歷史不僅僅是史書上說的那麼簡單。
在大隋帝國建立後,作為幽州最重要的城池。
涿郡不僅存貯著無數的軍備物資,還駐紮著十餘萬將士,再加上涿郡周圍生活的大量民眾,讓這個北方城池竟然顯得還有幾分繁榮昌盛的意味,每日人來人往不間斷的有大量商人往來期間。
不過今天的涿郡顯得更加擁擠起來。
身為大隋天子親弟弟的衛王楊爽再次出征,他與帳下諸位大將率三十萬大軍來到了這裡,大軍將要在這裡休整數日後繼續向東征伐遼東,將過去漢家丟失的那四郡之地全部奪回來。
年輕的衛王楊爽在進城後,忽然發現城內的氣氛有些不對勁。
一路上剛剛進入幽州地界,他就注意到歡迎大軍的百姓人數很少,那時還能用百姓害怕大軍過境來解釋,可等自己只帶著十餘名大將、數百親兵進城,竟然還是沒有太多人來迎接自己。
他仔細一看歡迎自己的人基本上都是涿郡這裡的官員,而涿郡城內的百姓竟然對自己攻打遼東路過這裡沒有任何反應,就好像從來跟自己就沒有關係一般,這讓他即是不悅的同時也格外好奇。
由不得楊爽覺得自己委屈,他剛剛征伐西域奪得大片土地回師,還來不及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就又接手了率軍攻打奪取遼東四郡的重大任務。
雖然有人勸自己,說自己的哥哥已經對自己起了猜忌之心,勸自己最好不要再掌握兵權,可是一心建功立業的楊爽終究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如果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信任了,這世上還有人可信麼?
在接手這些任務後,楊爽接手了從南陳趕回來的二十萬大軍,加上他自己之前征伐西域帶回來的十萬軍隊。
一路上先順著渭水進入黃河,然後順流而下從汲郡登陸後,一路經鄴城、趙州、常山、中山、昌黎、范陽等地,中間的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這才好不容易到達涿郡。
自己本想著過去幽州本地的百姓經常遭到東北部契丹和奚人等部族的襲擾,如今自己正好一口氣全部掃平,想不到涿郡的百姓竟然沒有一個熱烈歡迎的。
一心率軍打仗的楊爽如今竟然還不知道契丹和奚人已經團滅的事實,如今殘餘的契丹人和奚人都是躲在大隋的羽翼下存活,這些都是隋帝國對抗夏國的馬前卒,真要收拾起來這些人還不知道誰會最開心。
楊爽更不知道的是,涿郡的百姓這幾年對夏國的瞭解遠比他還要深入,因為這幾年經常有來自夏國的商人、商品等物件傳入到涿郡,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幽州的漢民遷移到夏國去。
從北周攻滅北齊開始,到如今六七年的時間裡,已經至少也有兩三萬幽州漢民透過各種手段遷徙到了夏國,這些人過得好了總喜歡寫信在自己家親戚面前炫耀一番,然後也邀請親戚們來夏國定居。
有了這麼多的義務宣傳員,雖然很多涿郡、幽州的漢民因為各種牽掛沒有移民,但是心裡對夏國的瞭解逐漸的加深,再加上哪些親人的書信,心裡對夏國的感情卻逐漸加深起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