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隋帝國的建立(第1/2頁)
章節報錯
千金公主這樣做,其實也是楊堅自己做的孽。
楊堅建立隋朝後,在如何對待北周宗室這個問題上面,朝中大臣們爭論不休,但總起來也只是兩個意見。
一種就是仿照宇文泰對待北魏宗室一樣,並不殺戮,而是對他們優待軟禁,等時間久了他們也就接受了這樣的事實,不會再有什麼問題。
最堅持這個觀點的是深受楊堅重視的李德鄰,他認為治國當以仁義為本,只有佔據了道德正義,隋朝才能夠長久的延續下去,對已經無力反抗的北周宗室大加殺戮既無正義,也無道德。
另一種建議則是堅決要求將北周宗室全部殺死,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斷絕後患,堅持這個觀點的是大臣禹慶澤,持這兩個觀點的大臣們爭論不休,總起來要殺宗室的都是跟北周關係不緊密的人。
寬容是‘權’,不寬容是‘經’,也是楊堅治國的指導思想,楊堅對儒學有深深的懷疑心裡,他認為李德鄰只是書生之見,最終聽取了禹慶澤的意見,將北周宗室全部殺死,但對李德鄰依然重用。
可是這樣一來,可就惹了大麻煩!
千金公主身為宇文氏之人,當她得知楊堅將自己的宗親全部殺死後,又如何不會痛恨楊堅,天下最大之仇莫過於殺人父母,楊堅不僅將人家的父母殺死,甚至宗族都不放過。
要說這世界上什麼風都比不過枕頭風,在千金公主的哭訴下,很快疼惜美人的沙缽略可汗就被說動了。
其實庵羅自己心裡也有從新生的隋帝國身上獲得一些好處的心思,這些年突厥實力大損,也沒有能力南下劫掠,他的日子也不好過,這時能從隋朝身上獲得一些好處總是好的。
就在楊堅剛剛立國僅一個月的時候,沙缽略可汗庵羅率領十餘萬突厥大軍南下進入河套地區,最終屯兵在雲中郡,然後以為千金公主復仇的名義向楊堅勒索大量的錢糧、布帛物資等。
面對著突厥大肆敲詐,楊堅的臉當即就黑了,可是如今的他一時間還真的無法北上對抗突厥,他心裡更是對沙缽略的短視無可奈何,如今正是夏國最強,大家要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夏國才對呀!
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儘快打法了突厥人才是,畢竟自己才剛剛即位,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以後大家一談起來就會想到這一出,實在是太過丟人現眼了。
事實證明隋帝國的人才確實很多,這時年輕的長孫晟臨危請纓,主動要出使去見沙缽略可汗,他保證只要自己出馬一定可以勸動沙缽略可汗的。
這時所有的人都為年輕的長孫晟捏了一把汗,畢竟大家才剛剛殺了千金公主的所有親人,這時再去沙缽略可汗那裡,到時候豈不是成了千金公主的出氣筒?
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長孫晟,連一向知道他智計過人的楊堅也將信將疑,不過最後沒有辦法的楊堅還是同意了長孫晟的請求。
訊息傳回來讓所有人都跌破下頜,沙缽略很快就撤軍返回了突厥牙帳,長孫晟也沒有被千金公主殺死,但卻被沙缽略可汗強行帶走。
楊堅雖然擔憂長孫晟的安危,不過突厥大軍突然入侵被消弭的無影無蹤讓他還是鬆了口氣,他要抓緊一切時間去發展隋帝國,初生的隋帝國還是實力不夠強大,不然又怎麼會懼怕突厥的南下。
更讓楊堅憂慮的就是夏國了。
從宇文贇死後到楊堅建立隋朝一共一年多的時間,夏國居然一直都沒有任何動靜,這無不讓楊堅感到萬分奇怪,這也正好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獲得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後的戰爭中獲勝。
楊堅由繼承父親楊忠的隨國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賜姓普六茹,進封隨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國號定為隨,他又感到隨字有走字旁,與走同義,不太吉利,便改隨為隋。
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恢復了漢姓不說,還徹底廢除了宇文泰時期賜下的所有鮮卑姓,這一點讓他獲得了關東士族的大力支援。
隨即他又對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廢除不合時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
北周的官僚體制基本上是效仿原來西周時期的《周官》即《周禮》的形式,很原始、極混亂。六官制,稱謂複雜,職掌不明,辦事效率低下。
隋朝建立以後,楊堅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極大鞏固了中央集權,北周時期權臣林立的局面為之消除的無影無蹤。
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三師、三公只是一種榮譽虛銜,掌握政權的是五省,即內侍省、秘書省、門下省、內史省和尚書省,這就是後來被唐朝繼承的三省制。美女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