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客機擱淺(第1/2頁)
章節報錯
該次航班從發動機全部停擺,到落水撞礁,到巖灘擱淺,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
機上旅客經歷了生死輪轉,驚險程度用萬分危急來形容,也毫不過分。
看影視大片只覺刺激,親身歷險才知箇中滋味,領悟生命的可貴。
唐納機長過人的操控能力、豐富的閱歷經驗、緊急處險的精確到位,加上比較有利的環境與些許運氣成分,最大限度地為300名乘客,爭取到了生存機會。
到了這個時候,外界是否能夠及時趕赴救援,何時打撈機體升出水面,乘客能否堅持到最後,已經不屬於他的能力範圍之內。
如何強行開啟逃生艙門,機組人員正在討論可行方案。
開啟逃生艙門是否必要,乘客們見機艙密封較好,貨艙也沒有滲水,不少人願意原地堅持待援,一時之間沒能統一意見。
龜縮於乘客艙室的眾人,為了保障後續逃出生天,開始派出有海事經驗的旅客,與機組人員溝通,希望拿出一個兩全之策。
隨著時間推移,機體落地之處,鬆軟海底難以持續承受重壓,正在緩慢下陷。
較短時間內,機體沉降,海面上升,要不了多久,便會掩蓋逃生艙門。
可以預見,晚間海風一起,海潮漲落,整個機體都可能淹沒於水下。
更可怕的是,如果機體固定不住,突然鬆脫下滑至深處,大家又將從天堂掉進地獄。
逃生艙門的話題,變得迫在眉睫,必須有個科學的結果。
空姐只能做些意見統計、安撫、服務工作,輔助乘客堅持下去。
外界,飛機落水幾分鐘前。
地面指揮室接到求救訊號,立即啟動應急措施,搶救工作開始與時間賽跑。
5分鐘之內,兩國相關部門便已獲知事情大概經過,分別下達了一連串指令。
就在航班沉底的同一時間,一艘剛剛浮出水面的俄聯邦潛艇,離此間最近距離不到100海里。
潛艇接收到國際救援群發資訊,立刻以最快航速趕了過去,將成為最快趕赴現場的救援力量之一。
美聯國離出事地點最近,主要救援工作也以該國為主導。
按照臨時搶救方案,美聯國一架無人偵察機、兩架兩棲救援飛機、兩架救援直升機,先後從不同機場迅速升空。
兩艘大型海上打撈船隻,正在急速出港,最近的一支核動力航母艦隊加速航行……
兩國地面衛星控制中心,值班指揮官分別接到應急機構專線電話,指揮運用太空定位偵測衛星,調整角度全方位掃描出事海域。
力爭在大部分救援力量趕到前,確認出事點座標,完成飛機下沉位置大致地點,為打撈提供依據。
待應急救援工作初步安排到位,時間已經過去了40分鐘。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透過登機資訊查詢全部乘客名單,按照預留通訊通知乘客家屬,做好最壞情況出現的打算。
對於事故原因,只能留待後續打撈出水,再做分析考證了。
華夏國,臨時應急指揮小組。
一群臨時趕來的專家學者,聆聽完當值排程人員通報事情經過,詢問了一些問題,便紛紛陷入沉默思考之中。
沒過多久,門外急步進來一名稍顯瘦削、表情剛毅的中年男人。
來人徑自坐於主位上,環視一週,聲音略顯乾澀道,“都來了,大家一起討論下。趙老,請談談你的想法。”
“好的。”
被叫到名字的趙姓白髮老者,乾咳一聲,簡述自己的分析結果。
“根據排程人員講述,我歸納了一下,有幾點供參考。”
“1、根據傳回的畫面,飛機落點情況較好,表面看還算完整。
出事海面及島嶼周邊,也未發現殘骸碎片、撞擊痕跡,以及遇難遺體,可初步判斷飛機落水到沉底過程相當順利,機體應該比較完整,對救援是非常有利的。”
“2、落水位置靠近島嶼附近,按照我的經驗判斷,島嶼近海地勢較緩,水深應該不會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