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緊急求救(第1/2頁)
章節報錯
2109年9月10日,是各國匯總上報使用一代生命進化劑配套裝置生產企業名單、提供進化劑醫療服務機構名單的截止日期。
華夏國,美聯國等,都想多多益善,不願落伍於別國,早就理清了名單,分批報送到地星總署。
每個國家,名單上的機構,絕大多數是自家控盤的組織,為本國企業服務無可厚非。
斯特勞爾家族基於前期一系列有效鋪墊,成立不久的“生命進化醫院(海島部)、(上江部)” 2家醫療機構,提交的服務實施方案,不出意外地獲得稽核透過,被正式列入上報名單之中,佔了15家獲批外資控股醫療機構中的2席。
上了名單,才有成為第一批生命進化劑服務單位的機會,這是前提條件。
華夏國人口眾多,實力雄厚,市場需求巨大,每個跨國集團,都想分一杯羹,競爭自然異常激烈。
斯特勞爾家族避開了裝置生產專案,選取更容易成功的服務領域申報,最終實現了第一步目標,證明投資方向非常正確。
在華夏官方眼裡,裝置生產才是掌握技術的關鍵手段,應用服務不過是提高經濟收入而已,讓點小利無關大局。
星際時代,個體家庭要爭超級生活,國家更要爭一席之地。
原先的聯合國,並不具備干涉國家內政的權力,但現在時代變了,上頭有了強橫的管家婆婆,自主權力已經式微,想要崛起難於登天。
隨著星際文化的滲透,民眾頭腦裡的國家概念開始淡化,在這個時候只有抓住一切機會提升競爭力,才能在下一步整合中立足不敗之地。
這是強國的普度想法,但在相對貧窮落後的中小國家,政府是把這次機遇看成發財之道。
一切有利可圖的工具,貧困政府牢牢地控制在手裡,民間資本與外資根本無從插手。
這也是斯特勞爾家族沒有廣泛撒網聚財的原因之一,另一大主要因素,是算定生命進化劑購買與服務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非高富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巨大開銷。
該家族因而都將希望寄託在了發達地區,好在華夏國2家、歐盟2家、美聯國1家先後順利獲批,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加上絕對控股、已經經營50年以上的5家大型高等級醫院,共計10家醫療機構進入了上報名單裡,顯示出豪門世家的深厚底蘊。
這一天,到了截止時間。
地星總署陸續接到了來自100多個國家提交的近2000份預案,對於這些方案是否符合要求也不稽核驗證,全部給予確認,公佈到地星空網官方網頁上。
地星總署認為,反正是初步方案,待試生產、試執行驗收合格後,才頒發正式執照,就由地球人折騰去吧。
對此不負責任的做法,各強國提出意見也未見採納,只好就此作罷。
那些資本相對不足,東湊西拼成立,想渾水摸魚的企業,暗地裡竊喜不已。
在他們看來,資格就代表著財富,有了這個名義,他們就可以充分利用手中資源,透過合縱連橫,到時候也能分一杯羹。
這下可好,那些原本實力尚可,卻被自己國家初審否決的中型企業,對自己國家太過負責的做法怨懟萬分,責怪政府沒有為本國企業的生存考慮,鬧得相關國家一時哭笑不得,又不敢開罪地星總署,只能悶葫蘆放屁——不出聲。
希金帝國艦隊考慮到地星現有技術水平的限制,特地派遣了一支百人技術隊伍參與進來,為有實力且志在必成的組織提供有償輔導。
開出的諮詢價格,貴得離譜,表面上鼓吹技術無價,暗地裡是收刮資源,同時替部下創造財富。
由於地星總署不認可各國貨幣,唯一指定用黃金交易。
高達一噸的黃金佣金,不僅嚇退了財力不濟的企業,也讓一時沒備的大企業傻眼,只得求助政府或銀行解決。
各國政府、銀行間默契配合自抬身價,趁機提出條件用黃金換得超值股份,至於本國貨幣貶值與否,已經不在重點考慮之列。
為了保證成功,即使佣金昂貴,一百來人的外星專家還是很快被搶聘一空,手腳慢點的只能乾瞪眼了。
斯特勞爾家族知道訊息後,立刻舉全族之力,運用各種渠道籌措資金,不惜賣掉了非洲一處小金礦,換到一噸黃金,才及時聘請到了一名外星生命系統工程師,進行為期一年的技術指導工作。
小插曲過後,各國入圍企業紛紛進入了實質性投建階段。
時針指向2109年9月21日,美聯國東部,下午時分。
隸屬華夏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從美聯國洛市國際機場起飛回返華夏國內。
本次航班乘客近300人,其中一部分是回國華夏人士,一部分是洛市當地旅行社組織的觀光遊客,部分是美聯國某巡迴賽成員,將前往華夏參加體育分站比賽。
2小時後,該機途經太平洋一無人小島上空,不久突發故障,2臺右側發動機出現油壓過低的指示。
機組人員立即向地面基地報告情況,決定關閉右側發動機,降低航行高度,發出回航洛市機場申請,獲得同意轉頭回飛。
然而不到30分鐘,不知什麼原因,厄運再次降臨,左側2臺發動機也出現油壓過低指示,並慢慢失靈停擺。
過程中,機組人員試圖重啟右側發動機,僥倖成功後,發現仍舊無法擺脫逐漸停擺的困境。
最終飛機完全失去巡航動力,開始快速下降。
機組人員一面向兩處地面機場緊急呼救,一面尋找海面上可供緊急著陸的地點,一面引導乘客快速完成自救逃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