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鑽研醫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波邊說邊殷勤的走過去,直接抓住朱鋪的手,五味雜陳的說道,“你稍後有空嗎?若是有空,到我那裡去坐坐,我們交流一下,我可是有很多話想同你說。”
竟然見到了朱橚!
朱元璋的許多位兒子,僅有一人是很友善的,他在這樣危險的狼窩中,完全是個很罕見的品種!
罕見到在這些虎狼中,他就像是很單純的小兔子一樣,真是毫不誇張!
他確實是很優秀的一個人才。
其實在朱元璋的親兒子裡,確實有很多人才,各種各樣的全都有。
有人一出生就打算做個皇帝,有人為了坐上皇位憑藉武力想造反,有人為了坐上皇位想出各種詭計來造反,還有十多個欺壓百姓的。
但是在如此多人之中,竟然有人成了偉大的植物學家,醫學家,慈善家以及文學家!
這個人正是朱橚!
他自小就與那些愛耍槍弄棒,上戰場立功的兄弟不一樣,他從小隻愛念書,對詩詞很擅長,他的創作是《元宮詞》。
相對於朱家那些差不多到初中就輟了學,他可是相當於博士了。
並且,還有更牛的。
長大以後的他很體恤民情,不是一直待在王府裡,他會去到外邊瞭解百姓疾苦,體會百姓生活的艱難。
因此集結醫術厲害的大夫,共同研製醫方。
歷經多年,編撰出非常實用的,將許多的醫方都收錄進來的醫書,叫做《袖珍方》。
當百姓們遭遇饑荒,沒飯吃時,他不只是賑濟,還為大家找到可以充飢的東西。
並且,他非常愛好鑽研,特地建造植物園,在園裡,有許多野生的植物,一應俱全。
他帶領許多人日夜不停的試驗,到了最後,他寫出了《普濟方》《保生餘錄》這些醫書,還寫了一本教人辨別野菜的書,叫做《救荒百草》。
他的一生,差不多都是在寫這幾本書,對於他的這些付出,後世非常的敬佩。
許多學者對於他寫出的這些書,做了一個可觀的評價,大家覺得他的書非常嚴謹,“因疾授方,對方以授藥”,歸納出許多醫家積累下來的經驗。
堪稱“條方類別,詳切明備”,有非常強的實用性。
明朝時把《袖珍方》翻印了十多次,之後,這些書被《四庫全書》收錄進去。
他對於醫術做出的貢獻,僅僅比李慧珍的《本草綱目》稍遜一籌。
也就是說,朱橚是明朝皇室裡,文化水平很高的人,遺憾的是,他之後的結局不是很好。
削藩時,朱允炆總是針對他,還慫恿他第二個兒子,陷害他,說他造反。
立馬把他貶成庶民,接著,把他流放到雲南,之後,依然覺得不安下,又把他召回南京,嚴防死守,如同防賊似的。
朱允炆還是忌憚,背上殺死自己叔父這樣一個惡名,否則,朱橚肯定會被砍了的,想來是老天也不想看到他被殺。
朱橚與一心想得到皇位的兄弟完全不一樣,他完全只想鑽研學術,非常本分,他會造反嗎?別的兄弟們絕對不相信的!
朱允炆太殘暴了,竟然像這樣贊言學術,安分守己的人也想迫害,讓許多諸王都感到寒心……
這才有之後的靖難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