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始終算個外人,可諸位皇子全都不待見他,朱元璋完全沒預想到這樣的情況。

此時,十七皇子很明顯同樣是掌握到這個弱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看的非常明白。

猜到自己不忍心懲處這些皇子,因此大家才聯起手來,在自己面前,說出自己的意見。

朱元璋立馬錶情一沉,眼神看向這群皇子,一臉陰沉的說道,“大家有什麼想法?朕給朱波的封地,用得著你們指手畫腳嗎?”

寧王趕緊施禮,非常尊重的對朱元璋說:“請父皇不要生氣,我們幾人,同樣是表示自己的關切之心,因此才多嘴這樣一說。”

“絕對只是由於大家想表達關愛,如果父皇覺得不可以,我們立馬把剛才的話收回。”

“狗日的,你是覺得是咱造成你們之間情感疏遠嗎?”聽見後,朱元璋立馬暴跳如雷。他揮起手,真想一耳光立馬打過去。

但是,在馬上要出手時,他稍稍遲疑了一下,今日可是為朱波專門設宴慶賀。

所有人全都很開心。

此時收拾自己的兒子又算是什麼情況?讓氛圍變冷嗎?

罷了罷了,先忍一下好了。

可是,他的眼神卻恨恨的看了看寧王,隨即說道:“我說十七,同自己人,就不要玩心極了,要不然,咱可全記下了。”

“知道了,多謝父皇的提醒,兒臣會好好記在心上的。”寧王趕緊跪下,十分乖巧的點頭,看起來很受教的樣子。

可是他後面的那些兄弟,同樣像是跟風似的全跪下,見到此時的一切,朱元璋只感到十分頭痛。

此十七總是如此聰明,卻總是繞著彎說話。

他從來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一做什麼壞事,總是讓自己的兄弟給自己背黑鍋。

他向來是所有皇子當中,腦子最靈活的,想法也多的很。

如此多年,他坐鎮邊關,確實也做的很好,是個非常有才的人。

平常,朱元璋看到他,總感到很放心,總算有個如此聰明的兒子。

他向來非常賞識寧王。

否則,都不可能讓他去鎮守邊關,這可是一件重任。

但是此時……

寧王把自己的小心思,全用來應對自己時,朱元章卻感到非常遺憾。

此朱權,很明顯對朱波被寫進宗譜非常不滿,可是他根本沒打算直接跟自己說。

儘管沒說出來,但是滿臉都寫著我們可不待見你的神情。

這要如何是好呢?朱元璋感到有些棘手。

不可以由於這件事,把朱權殺了吧?肯定不可以這樣做!

因此此時,可以有什麼方法就先處理一下好了。

先把他趕到他的封地去。

之後再不來往,沒事就不見好了,今後別再發生什麼矛盾就可以了。

朱元璋知道,之後,他一樣會不待見朱波的,頂多是把自己那些古里古怪的心思,寫進信裡。

如果朱波可以看到那些信,也就會受到朱權的干擾,屆時,兩人之間的關係將變得更加差。

此時趕走朱權,同樣只可以治標,不能治本,可是這是此時自己僅可以做到的了。

朱元璋看到這二十個他的親生兒子,一起出面表達自己的不滿,讓他感到有些無奈。

這要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