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文采超凡,一時風光無限。

方孝孺見對方理當算有些能耐的人,但是他感到很意外,對方竟然不知道《六先生文集》。

“一聽《六先生文集》就能感覺得出,絕對是來自山野中人信口胡謅的,自然唯有孔孟能被成為真理。

孔希學十分鄙視的說道。

“來自山野中人?”方孝孺表情有些奇怪,不由得的提示他們,“這書是由朱右先生所著。”

“朱右?”

見方孝孺這樣認真的花樣子,孔希學立馬稍稍呆住了,立馬反應過來,“莫非他身為宗室的子弟?”

“不要胡說八道,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朱右先生!”

方孝孺立馬感到很可笑。

“沒聽過,不過是個沒出名的一個後生而已!”

孔希學繼續鄙視的說道。

他已經把全京城路十分顯貴的人物都記在心中了,這個人他完全沒有講過。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就意味著,對方並非是很厲害的人,這樣的人,根本不用去在乎?

“《元史》可也是朱右先生編寫的。”

方孝孺徹底鬱悶了。

朱右同樣身為翰林院中的代表性文宗。

他可是元至正年時期,就頗有代表的人物,擔任過很多官職。

洪武三年時期擔任史館總裁的人,把朱右推薦上來負責編寫《元史》。

在洪武六年時期,他還編些了《大明日曆》以及《洪武正韻》。

編寫完畢之後就交由翰林去繼續編修。

洪武八年時期,他擔任過晉王府的右長史。

編寫了《白雲稿》《春秋類編》等等。

後來,朱右還把唐代的一些大文豪的文章編進了《六先生文集》中。

成為極富學識的代表性文宗,對方竟然不知道他?

這樣的人,竟然也敢來找朱波討教?

實在是好笑!

“編寫了《元史》嗎?那他如今擔任什麼職位?”

孔希學立馬呆住了,接著趕緊問道。

“他是晉王府中的右長史……”

方孝孺立馬回答道。

“他在晉王府中擔任右長史嗎?那怎麼能算官職呢?”

孔希學聽到後,立馬嘲笑道,完全又覺得沒多大事了。

在晉王府中擔任個右長史,也意味著對方已經不屬於朝中的核心人物,況且山西地處偏僻。

總之,此人用不著巴結。

方孝孺聽見後,仔細的端詳了對方几眼,帶著些鄙視意味的擺擺頭。

弄清楚了。

對方完全是勢利眼,對於儒學,完全是沒有見解的,儒學對於他而言,不過是往上爬的梯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