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臉上無光(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此,你對與各個朝代的儒學相關的學識觀點都沒有多大見解?”方孝孺帶著鄙夷說道。
“啊?”
孔希學呆住了,“儒學只有一種,從何而來如此多的類別?”
“我特麼的……”
方孝孺不由得的大罵道。
心累。
確實是心累。
特麼的,他究竟是誰啊?
平常的儒生,若是不瞭解儒學是如何發展的也沒多大關係。
但是你作為前來挑釁朱波的人竟然五次無知。
竟然這些簡單的東西都不清楚?
你難道是來搞笑的嗎!
真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人都有膽來惹事?
實在是好笑!
“你如此大的年紀,為何這些簡單的問題也不清楚?”
“只有這麼點學識,竟然膽敢見少爺,還要討教,有資格嗎?”
“完全是找抽,趕緊回去繼續多學幾年好了。”
現在,孩子們也開始帶著鄙視的眼神交談起來。似乎對孔希學相當的瞧不起,孩子們儘管只是些學童,但是因為被方孝孺耳濡目染之下,也很清楚儒學的發展軌跡。
此時看見一個大人,竟然不清楚這些,瞬間非常輕視對方。
“真是無禮!”
孔希學看了一下,立馬被氣得臉都紅了。但他確實是不清楚這些問題……他作為赫赫有名的衍聖公,此時居然被這些小孩給輕視了!
他感到十分羞愧,巴不得鑽進地縫裡去。
其實,並不怪他。
在元朝以後,以前興盛的儒學早就衰落,比不上宋朝文華時期的鼎盛。
明朝時期宣揚八股文。
八股文章所要考的完全是些四書五經的學識,其他方面的文章,幾乎沒有人去看。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因為科考並不會考。
沒有人去看,自然就會減少印刷的數量,就會造成,此時的文人,十分的偏科,他們對於四書五經是逐字逐句的研究,但對儒學發展軌跡,以及其他方面的文章,鮮少去了解。
即使身為孔家的人,也是一樣的。
僅僅當到達了大儒水準後,有了一些的水平以後,才順其自然的崇敬古人的文章,明白其他人的水平,可以知道何為上好的佳作。
接著,就會挖空心思去翻查古籍,然後琢磨。
毋庸置疑。
孔希學的並沒有這樣的水平。
尋常孩童更無法瞭解這些事。
可宋濂是個可以著有《送東陽馬生序》這樣出名佳作的大儒,按照他的水準,理所當然是可以的。
方孝孺成為了他最器重的弟子,文章方面的成就,儘管不能跟宋濂起比較,可至少可以分辨得出。
因此,朱波的私塾在大明也是極其少有的一間學堂。
但是此時……
孔希學見這群孩童居然也敢鄙視他,心中的滋味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