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走後,柳盼兒有些百無聊賴,好在身邊有孩子,還有田裡和作坊的事情要處理。

戰報一封封地送往趙大將軍手上,隨同來的還有一些家信。

看到這些信件,柳盼兒才能稍微安心。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秋季。

樹葉開始變得枯黃,從樹上飄落下來,打著旋兒落在地上。

柳盼兒種植的那些小麥,放眼過去一片金黃。

那些甜菜下面的疙瘩長得越來越大,也快要能夠收穫了。

玉米熟得最快,農人們已經開始掰玉米。

有的玉米稈有些老了,並不能用作青飼料,綠色的玉米葉還是可以做飼料。

就連一些嫩一些的玉米稈也被留下來做青飼料。

這些東西都可以用來餵牛,餵羊餵馬。

現在家裡面養殖很多東西,需要這些飼料。

一個個玉米棒子比人的手掌還長,玉米粒也頗為飽滿。

顧邵接到下面的統計,得知柳盼兒種植的那些玉米,居然比當地良田裡種植的玉米產量還高。

記得上次他問柳盼兒為什麼種植在沙石土壤中的小麥玉米長得更好?

當時柳盼兒就說了,因為北方乾旱有了這些沙在泥土的表層能夠更好地保留泥土裡的水分。

有了足夠的水分應對北方足夠多的日照,所以莊稼長得更好。

收穫的紅薯土豆,產量也很高,留一些,剩下的全部售賣出去,可以用來製作粉絲。

老百姓家裡有了餘錢,才可以買其他的東西。

當聽說小麥的產量高達六百斤之後,當地人紛紛過來看。

有的人甚至自願過來幫德瑞夫人收小麥。

等李麗從地裡回來,“柳姨,桑城周邊很多老百姓都過來咱們家收小麥。本來需要半天能收割完畢,但沒想到十天就收割完了。”

柳盼兒提醒,“來幫忙的,都要給工錢,不能剋扣。下面的管事,如果剋扣工錢,全部都給我抓起來。”

李麗笑笑,“柳姨,下面的管事沒有剋扣工錢,而是這些當地的老百姓,不要工錢,他們想要小麥種子。他們都說咱們家的小麥飽滿,麥穗很大。”

柳盼兒詫異,旋即明白過來,“那就折價,給他們小麥。”

“嗯,有了種子,明年他們也能種植高產的小麥。”李麗回答,“咱們這兒的一畝地產出,頂他們三畝地。”

柳盼兒想了想,提醒,“順便告訴他們如何漚肥施肥,另外,剩下的小麥,一半交給桑城知府,到時候,會把這些小麥分發到各家。”

剩下的一半糧食,柳盼兒準備給十萬大軍用。

糧食足夠了,只需要從南方調撥一部分的大米過來就行了。

李蓉喜滋滋地從外面跑回來,“娘,甜菜長得足夠大了,上面的葉子有的變黃了,可以收了吧?”

柳盼兒眼睛一亮,“算算時間,應該可以的。”

邊上的李楠,“娘,甜菜一定很好吃,我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