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梁公公不著痕跡地觀察柳盼兒,覺得這個柳娘子的確如欽差顧邵所說那樣,不是一般的女子。即使京城裡那些大家族精心培養的嫡女,見到這麼多官員,也不一定做到如此坦然自若。

眾人喝了水,吃了瓜,又去了淨房。

不管是京城來的人,還是崔陽縣的衙役,都開始忙活起來。先測量這一片紅薯地有多大,幾方確定是一畝地,然後開挖。

縣令劉大人的手下,以及從縣城僱傭過來的短工,現在已經成為挖紅薯的熟手。眾目睽睽之下,甩開膀子挖紅薯。

人多,而且熟練,不一會兒,紫紅色大大小小的紅薯,被挖了出來,去掉上面的泥土,一堆又一堆。

大農司看到紅薯跟在朝堂之上的幾筐紅薯差不多,無比確定欽差顧邵的話是對的。

想到小時候家貧,祖母更是被活活餓死的,大農司米大人不禁悲從心來,跪在田間的紅薯堆,哽咽著。

他控制不住哭聲,以至於大家都看了過來。

年齡最大的宋御史此時看到大農司哭成這樣,嚇了一跳,連忙問:“米大人,您哭什麼啊?紅薯被挖出來,高興才是。”

之前他們一直懷疑欽差顧邵的話,但看到這些紅薯當著他們的面挖出來,他們才逐漸相信。

朝堂上,政見不同,往往互噴,恨不得跳起來指著對方的鼻子罵,但現實生活中,大家並不是敵人。尤其在實實在在的證據面前,他們就得相信,就得承認顧邵的功勞。

他們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而是因為錯了才反對。既然對方是正確的,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大農司米大人回答:“讓各位同僚見笑了,米某出身農家家貧,從小的記憶就是飢餓。祖母為了節省糧食,餓沒了。如果當年也有這樣的高產紅薯,不要多,一天兩根紅薯,我祖母也不至於餓死。天下之大,吃不飽飯的百姓太多。有了如此高產作物,當真是天降祥瑞,興我大周。”

在朝堂之下,他們還能反駁,但現在眾位大臣反駁不了。

紅薯的產量很高,那些土豆應該也不是假的。

顧邵前途大好,不會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

宋大人點頭,深以為然,“天佑大周。”

如果老百姓都能吃飽飯,餓不死,宋大人還有什麼理由指責坐在龍椅上的那位呢!

畢竟從古至今,沒有如此高產的作物,更沒有如此能夠讓天下老百姓吃飽肚子的壯舉。

高產作物的出現,那就是大興之兆。

周翠花被李芳喊過來幫忙,她也顧不得做家裡的飯菜,讓婆婆在家裡悶大米飯。中午家人隨便吃點,她先過來幫忙招待那些京城來的大人。

周翠花看到那些大人正冒著炎熱,在看挖紅薯,走到柳盼兒的面前,小聲問:“元青家的,中午在你家吃,還是在我家吃?”

柳盼兒看了看自家的竹棚,回答:“嬸子,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吧,在外面涼快,山洞裡這麼多人不太方便。”

周翠花點頭,覺得柳盼兒說得有道理,“好,就在你家。你家都有啥?沒有的,我家有的,拿過來。”

柳盼兒想了想,問:“嬸子,你家有肉嗎?”

周翠花點了點頭,“今天早上你叔去給趙管家送瓜的時候,買了三斤肉,我都給你拎過來。”

柳盼兒點頭,“嬸子,咱們先把這些大人招待好了,我就不跟你客氣了,趕緊把肉端過來,我先燉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