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雲國的那些人看到小頭頭被抓起來了,也不敢在李元青面前求情,畢竟這個人對西雲國的人特別狠辣。只要他們開口,一定會被李元青抓起來。

這些人灰溜溜地走了,跑回驛站,跟託贊大人彙報。

託贊這段時間也非常著急,他常年待在大周京城,樂善好施,結交好友,在京城有不錯的名聲。自西雲國大軍兵敗,他的侄子也在俘虜範圍之內,就開始四處活動。

等到使團帶著大王的降書來到京城之後,他就開始憑藉各種關係,給京城的大周朝廷官員威逼利誘,希望可以儘快簽訂投降書。不僅可以讓西雲國數萬精兵回國,還能得到大周的一筆賞賜。

他定下一個目標,爭取在年前解決。

可這次大周皇帝像是吃錯了藥一樣,居然不同意。

即使朝臣引經據典,按照前例,都不能讓大周皇帝同意,甚至還要改變前例,想要西雲國付出更多代價。

託贊作為西雲國皇族,從小就知道對待大周,前倨後恭,跟大周越打仗越賺錢。正因為如此,西雲國上上下下養成了好戰的個性。

可大周的新皇帝改變了,讓他心裡不安。

託贊心裡不安,立即派人出去調查。

得知禮部尚書崇大人已經被關押起來,接受調查,是否有翫忽職守,通敵賣國之嫌。

託贊心裡慌張,他雖然跟崇大人熟識,但這崇大人是個非常固執的人,堅決不接受他的收買。同時崇大人又是一個天朝上國、禮儀之邦的擁護者,十分重視顏面,故而很多時候,在他真情意切的恭維之下,崇大人為了維護天朝上國的顏面,還是會按照以前的慣例行事。

不僅如此,今天早上,他最近拜訪過的幾個大周官員,也被抓起來了,接受調查。

託贊心裡慌張,派出去更多的人調查。

就在託贊急得在屋裡團團轉的時候,有幾個人急匆匆回來彙報。

“託贊大人,巴圖少爺以尋釁滋事,汙衊大周官員被抓起來了。”剛才跟著黑瘦男子在理藩院求饒哭喊的男子,回來彙報。

託贊一愣,“是誰下令抓的?”

以前他們這樣做,大周的朝臣一邊說有辱斯文,一邊心裡暗爽,覺得西雲國臣服在大周的腳下,像個哈巴狗一樣,搖尾乞憐,大大滿足大周朝臣的虛榮感。

男子回答:“大周皇帝最近親封地振威將軍李元青。”

“李元青?”託贊一愣,旋即目眥欲裂,“他居然來京城了?”

“回大人,不僅來京城了,而且還跟顧大人一起負責跟我們西雲國談判,還特別囂張地說,要您親自去談。不談的話,大周也不著急。”男子回答,並沒有添油加醋。

託贊沒有立即回話,而是仔細想想,微微眯眼睛,好一會兒才說:“立即給我調查有關李元青的一切。”

“是,大人。”男子下去,帶人調查。

託贊不敢耽擱,帶人去理藩院。

現在大周終於願意談了,他也想盡快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