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帝擺手,“平身,大周的江山都快沒了,朕可不敢奢求萬歲。眾位大臣請坐,梁寶,把這兩份資料,分給眾愛卿看看。看完之後,互換,務必要看清楚了。”

“是,陛下。”梁公公拿著那兩份資料,一排一份。

這些大人們落座,驚疑不定,眼神盯著梁公公手裡的資料。

宋老大人坐在左邊最靠前的位置,拿到了前朝大齊和西雲國的用兵消耗對比。原本宋老大人並不以為意,還以為陛下已經意識到好戰必亡。

可隨著一張張紙翻過去之後,宋老大人面色凝重。大齊對西雲國的用兵,幾乎都是西雲國挑起戰事,但大齊的消耗巨大,遠遠超過西雲國。再加上西雲國根本不講仁義道德,每次犯邊,都在邊境燒殺搶掠,這些搶過去的東西,足以彌補西雲國發動戰爭的損失,還有為了展示天朝上國的顏面,在打敗西雲國之後,還要給予賞賜。

如此一來,前朝大齊消耗更大。

對面的另一個則是戶部尚書周大人,他管著大周的錢袋子。一看是大週一百多年對西雲國用兵的統計,心裡有了大概。

以前他只關注大周的消耗,對西雲國發動戰爭的消耗,並沒有統計。這一看,很快就看出來大周消耗太大,遠遠超過西雲國。不由得心裡慌張,此消彼長之下,怪不得西雲國一年年兵強馬壯,撕毀投降條約的週期,也越來越短。

其他人還沒輪上,但他們不忘仔細觀察御史宋大人和戶部尚書周大人的表情。原本喜怒不形於色的兩位大人,居然都露出震驚、驚慌的表情。

出大事了!

這是所有人的猜測,看向那兩份資料的眼神,也更加警惕。

想盡快看到,儘快知道危機,才有更多辦法解決。

按照次序,仔細閱讀這些資料。

所有人看過之後,都表情凝重。

尤其是已經看完兩份資料的大臣們,仔細對比之後,就推出來一個殘酷的結論。西雲國透過不斷髮動戰爭,不斷壯大,然後不斷消耗大周的國力,就像當年消耗前朝大齊一樣。

長此以往,大周也會步前朝大齊的後塵。

等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周平帝目光看向這些朝廷眾臣,聲音低沉嚴肅,“大周對待西雲國的策略,跟前朝大齊並沒有大的區別,前朝大齊建國到滅亡,總共一百五十三年。現在我大周已經建國一百二十一年,眾位愛卿覺得朕的江山還能堅持多久?”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成了鋸嘴葫蘆。

周平帝的目光掃視眾人,“中原王朝,地大物博,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四方來朝,天下共主。這樣的虛名,的確讓人愉悅,但消耗的是中原王朝的氣運。先不說本朝,就說前朝大齊。它的國土面積比西雲國多,物資比西雲國豐富,它的兵力比西雲國強,它的臣子都是經過十年苦讀,科舉考試,層層選拔上來的人才。處處都比西雲國強,眾愛卿,誰能告訴我,大齊為何還是滅亡了?”

“最後西雲國還趁著中原大亂,趁機南下,佔領中原兩州之地,至今未還。我大周國土跟西雲國相差無幾,兵也多,勝仗打得也多,西雲國投降的次數也逐漸增多,可見西雲國撕毀投降書的週期也越來越短。眾位大臣,你們能不能告訴朕,這是為何?”

“這段時間,朕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何西雲國越挫越勇?你們誰能給朕一個準確的答案?按照眾位朝臣對待西雲國以及周邊國家的態度,朕的江山或許比前朝大齊能長點,估計也就一百六十年。或許朕還能在活著的時候,看著大周滅國,西雲國繼續南下,又以蠶食的鯨吞的方式,再佔領中原兩州,甚至佔領整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