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惺惺相惜,莫逆之交的錯覺(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戰必危,深深埋藏在大周君臣心裡,不敢大肆用兵,被動防守。只要周邊國家臣服,就不會繼續追究。
顧邵又問:“那你說說仁義道德在兩國交往上,什麼時候有用?”
李元青笑了笑,“打下對方的國土,然後佔領下來,推行大周的文化教育,長期教導,就算原本是西雲國的人,但腦子已經變成了大周人的腦袋。這才是仁義道德那一套,發揮的作用,而不是戰爭的時候。”
顧邵聽到這話,眼睛一亮,他明白了。馴化其民,就成了大周子民。既然是大周的子民,就不會輕易背叛。
這李元青雖然是莽夫,但考慮問題的角度,非常新穎。
顧邵覺得邀請李元青來家裡住,不虧!
想到這,顧邵更加明白了李元青剛才利用他舉的那個例子。即使剛才他對李元青厭煩不已,甚至因為李元青跟柳盼兒重續前緣,恨不得李元青死了,他或許就能趁虛而入。
可現在他把以前的那些不合實際的想法拋之腦後,想跟李元青合作,在這次談判中,跳出原來的框架,為大周謀福利,為他的青雲路再鋪上一層金光。
到了家門口,顧邵下馬,韁繩交給顧三。
顧邵態度更好了,拱手相請,“李將軍,請。”
李元青下馬,拱手回禮,“多謝,顧大人。”
後面的顧三和劉奎目瞪口呆,明明路上,兩看兩相厭的人,此時態度大為改變,居然有種惺惺相惜,莫逆之交的錯覺。
進入顧家,顧邵對李元青說:“給你和你的人分一個院子,顧某還會給李將軍安排幾個熟悉京城的僕人,有什麼需要,儘管跟僕人說。”
李元青輕笑,“多謝。”
“洗漱用膳之後,再仔細相商。”顧邵沉聲說,個人感情已經壓在心間,國事重要。此時正是他和李元青聯合起來,共同禦敵的關鍵時刻。
李元青笑笑,“顧大人不用這麼著急,沒有材料,李某說的一切都是空談。”
顧邵眯著眼睛看向李元青,以為李元青拿腔拿調防著他,“李將軍要什麼材料啊?”
李元青回答:“咱們就以西雲國為例,前朝最後三次跟西雲國戰事,所消耗的糧草軍費、犧牲人數,以及和談條約簽訂之後給西雲國的賞賜,另外還有西雲國發動戰事付出的代價。時間比較久遠,能蒐集到自然最好,這可以作為前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另外,大周建國之後,所以西雲國對大周開戰,我們大周所消耗的糧草軍費和給西雲國的賞賜,還有西雲國為了發動戰事所消耗的糧草和軍費、犧牲人數。西雲國那邊的資料不好計算,那就利用西雲國每次開戰的大約人數,估算出來。顧大人,您能把這些材料找出來嗎?整理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