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惺惺相惜,莫逆之交的錯覺(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的任務,李元青不僅要完成,而且還要完成得漂亮,還需要顧邵的協助。
顧邵看了一眼李元青,騎馬向前走,不聽李元青的廢話,也頗為矜持而又懊惱地控訴,“故弄玄虛。”
李元青打馬跟上,不以為意,“其實你們文臣現在都陷入一個怪圈,在框框圈圈裡走不出來,所以你們跟西雲國,甚至跟大周的周邊國家簽訂的條約效果並不佳。”
顧邵雖然不想聽,但他又想到李元青經常以少勝多,而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謀略過人。曾經孤軍深入西雲國乘勝追擊,也曾帶軍深入到敵軍腹地,這些都是前人沒有做到的。
李元青的見解,或許真的有效。
“你要說便說,別磨磨蹭蹭的。”顧邵壓抑內心的不滿,假裝漫不經心,其實內心可在意了。
李元青回答:“只有兩個字,代價!”
“代價?”顧邵眉頭緊鎖,思索這件事情。
李元青笑笑,決定舉個例子,讓李元青更加理解,“比如因為我的能力以及顧家跟我夫人之間的交情,所以對我頗為容忍。即使我提出來住在你家,你為了維持跟我家的關係,為了從我這裡得到更加價值的東西,你明明很討厭我,但你還是答應我。如果你拒絕我,甚至得罪我,可能會有你不想要的結果,這就是代價。”
“西雲國和大周的周邊那些藩國,之所以敢經常撕毀合約,難道不就是因為撕毀合約的代價太小,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寸進尺嗎?換成任何人處在西雲國的地位,都會這麼做。撕毀合約,攻擊大周,燒殺搶掠。贏了,大賺一筆;輸了,也只不過是派幾個大臣過來磕頭賠禮道歉,呈上投降書。有時候,大周為了安撫西雲國,還給賞賜。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誰都願意做。”
“如果這個代價,讓西雲國覺得發動一次戰爭,則是要消耗西雲國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國力,顧大人,如果你是西雲國的皇帝,你還會輕易撕毀合約,開戰嗎?”
顧邵一愣,斟酌之後,他覺得有道理,覺得被李元青說服了。
顧邵轉頭看向李元青,此時李元青臉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也不那麼令人厭煩了,拱了拱手,問:“可是自從大周立國以來,甚至在前朝都是這樣做的。要用仁義道德感化周邊的蠻夷之國,若是咱們也訴諸武力,有失天朝上國的威嚴和體面。”
李元青笑笑,感受到顧邵的改變。
這是一個心有天下,悲天憫人的純臣。
從小讀的是聖賢書,覺得書本里的道理,都是對的。
現在李元青的話,給顧邵頗多啟示。
李元青指了指腰間的刀,表情嚴肅,“顧大人,大周的威嚴和大周百姓的尊嚴,從來都不是靠滿嘴的仁義道德換來的,而是手中的刀劍和奮勇殺敵,悍不畏死的精神換來的。兵臨城下之時,你就是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能讓敵軍退兵嗎?”
“很顯然不能!等到咱們打敗了敵國,再跟他們講仁義道德,可也得對方遵守這個規範啊?可人家不當回事,我們卻當回事了,仁義道德不再是輸出大周文化的利劍,而是束縛大周前行的繩索。”
顧邵繼續騎馬,但速度很慢,思緒早就隨著李元青的訴說,飛出去很遠。
小時候就聽祖父說起周邊的國家,經常犯邊,大周經常打仗,消耗了大量的錢財和物資,致使國庫空虛,民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