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呵呵一笑,對楊老闆說道:“楊老闆你也太謙虛了,你這麼大老闆,手下管幾百人,誰敢說你沒本事啊。你做老師和教工不行,但你會賺錢啊。你企業做這麼好,這個本事是很厲害的。”

楊老闆突然發現自己的優勢:“對啊,我過去教學生怎麼賺錢。哈哈哈哈”

馬醫生也被逗樂了:“哪有學校教人賺錢的,都是教語文、數學、歷史、化學、物理、地理這些課程的嘛。”

我不敢苟同,說道:“我們這是國外的私人學校,也可以跟國內的教學內容略有區別啊,這不就是教學特色嘛。”

李老闆也象發現新大陸一樣:“是啊,我們企業的,最懂得怎麼賺錢。這可是別的所有學校都不教的內容。如果我們學校教賺錢的課程,開設老闆課程,那想讓子女成為老闆的家長,那得多喜歡啊。”

趙教授一本正經的說道:“確實是沒有學校教人做老闆賺錢的。這跟學校的初期建立目的有關,最開始學校是想培訓工人的,現在的學校的體系,是西方為了培養更多掌握技術的工作而設立的。所以學校裡教的知識,都是把科學知識和技術灌輸給學生,學生學會了就可以成為優秀員工,為企業完成生產工作。”

趙教授二手一攤:“就算學校想教如何賺錢當老闆,老師也不會教啊,老師也是學的一些知識,並沒有學過當老闆,拿的是工資,並不會賺錢。”

楊老闆自豪的說:“那是,只有老闆才能教人怎麼當老闆,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當老闆的訣竅,老闆可不是隨便能當的,要懂的東西太多了,都是自己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就算有可以傳給別人的訣竅,也不願意告訴別人啊,別人都知道了,都來和他競爭,他賺的錢就少了。除非自己兒子,才會教。”

李老闆也深有體會:“我當老闆也二十多年,這一點也是相當認同,有些行業裡的訣竅就那麼一句話,但要體悟出這句話,可得好幾年的打拼,在生意場上摔摔打打,吃過虧上過當,慢慢才體悟出來的。當然不願意告訴別人。別人想知道的話,也得經過這種痛苦的經歷,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悟得到。”

楊老闆故作神秘的說道:“商場如戰場,誰也不會把取勝的關鍵告訴別人啊。別人都來競爭了,那利潤就少了。蛋糕有時就那麼大,吃的人多了,每個人就吃得少了。所以,先佔領行業優勢的人,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告訴別人怎麼來一起做這個行業,而是想方設法,不讓別人進來做這個行業。也就是建立很多所謂的行業壁壘,阻止別人進入行業,這樣就能更多的在這個行業裡賺到更多的錢。”

趙教授無奈的說:“怪不得實現共同富裕這麼難,都是人性決定的。先富起來的人,不單不願意幫助後來的人富裕起來,還想方設法阻別人富起來。只想著自己越來越富。”

李老闆也深有感慨:“沒辦法,這就是資本,有了資本後,都會想著把資本變多,同時用資本去阻止別人進入,才好獨享蛋糕。你看可口可樂公司,為了阻止別人進入可樂行業,把配方藏起來,搞了個巨大的保險箱存放起配方。如果別人也知道配方,那別人也可以生產可樂了,那就不是隻有他家有可樂,幾千家公司都生產可樂的話,誰也別想賺到錢,價格戰會打得連成本價都可能保不住。”

楊老闆理所當然的說:“配方是可口可樂公司最重要的行業壁壘,很多行業都有行業壁壘,做老闆呢,說容易,普通員工看起來老闆也是很容易當的,普通員工認為老闆啥也不懂,就是有點錢,做事都是員工,老闆就是拉拉關係,和客戶吃吃喝喝的。說老闆難,也是真的難,只有當過老闆的人才知道當老闆的難處。”

李老闆感同身受:“做老闆其實跟做員工,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完全是二種不同的人,當老闆要懂的東西太多了,要懂客戶需求,要懂做業務接訂單,要懂生產流程,要懂品質控制,要懂人員工作安排,要懂採購倉儲,要懂人才資源,要懂財務稅法,要懂公司法規,還要懂融資貸款,要懂經營戰略,要懂國內外經濟環境,要客戶關係,要懂的東西太多了。”

楊老闆嚴肅地說:“是啊,做老闆要懂的知識,跟普通員工是不一樣的,老闆要全面懂,而員工只負責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果真要開設老闆課程,這門課的內容可不簡單。關鍵是,得有真正懂的人來教,傳統學校的老師可以講不了這些。”

李老闆點同附和,說道:“是啊,要懂的人才能教,國內外有很多MBA課程,是培養經理人的,但老師很多都沒有真正經營過企業,導致很多MBA學生學到了書本上的那些知識,到企業來運用的時候,發現企業管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有太多不同的地方,甚至導致學過MBA的人,反而受MBA課程的束縛,阻礙公司發展。與企業的真實情況有很大出入。最終很多企業因為MBA經理人導致產生很多企業內部問題,要麼經理人改變適應企業管理,要麼就是經理人出局離開企業管理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