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

大晉朝廣陵郡胡齊鎮的街上、大清早就多了不少賣香燭紙活貢品的攤子,加上灰濛濛的天色還真有一絲陰氣森森的味道。

楊花街路口香燭紙活攤子後面的一個麻衣少年剛活動了一下蹲的有些發麻的腿腳,就見一個一身綠夾襖的老龜公罵罵咧咧的開啟春華樓的大門。

一個身材瘦弱的布衣少年飛快的從大門裡奔出、四下裡看了看便急匆匆的往自己這邊跑來。

麻衣少年撇了撇嘴、看著面前這個十二三歲瘦瘦小小卻有著一雙明亮眼睛的瘦弱少年說道:“呦呵、這不是呂大官人嘛?啥時候能換身綠皮升個龜公啊?到時候咱也借點光、撈兩個小錢?”

瘦弱少年翻了個白眼、手裡卻丟給他一個袖子裡摸出來的黃饅頭……

“早跟你說了在這兒賣紙活不成、你卻不信!活該你白挨累,還不如一早去城隍廟那邊試試。”

“這些逛窯子遭瘟的……對了、你大早上的出來幹啥?你又沒爹孃祖宗可祭拜、出來倒馬桶嗎?”

瘦弱少年搖了搖頭:“老鴇子一會兒要去城隍廟、讓我提前買一些紙錢紙活什麼的,她好燒給她死掉的老爹!”

旁邊賣果子的麻子老漢眼前一亮:“嘿!要說還得是這老鴇子有錢有孝心,上供的果子也得來上一筐吧?”

瘦弱少年搖了搖頭:“那倒不必了、老鴇子把昨晚上客人吃剩的果子裝了一盒子,說是去城隍廟上供就用那些了……”

“哎呀我去!這遭瘟的老鴇子、居然拿嫖客吃剩的果子敬神拜鬼?她也不怕遭雷劈……這遭瘟的……”賣果子老漢氣得大罵。

瘦弱少年嬉笑了一下、指著麻衣少年面前的攤子說道:“一共二十個大錢、說要兩個紙人幾刀燒紙,還有青香白燭、還有三套紙衣……”

六子翻了個白眼、開口說道:“一共就二十個大錢!她還想要啥?用不用再給她爹扎個金鑾寶殿糊個三宮六院?臭不要臉……摳摳搜搜的!”

瘦弱少年撇了撇嘴:“反正就二十個大錢、你不做這生意就拉倒!”

“好好好!做了做了、反正我也沒做多少紙活出來,你幫我扛著、剩下的我也都帶到城隍廟那邊看能不能賣出去。”

“行!”

大晉朝位於中土神州南方,縱橫二十四府四百多郡縣可謂是疆域寬廣。

胡齊鎮位於大晉南疆廣陵郡、算是較偏僻的地界,距離郡城二百多里、跟那有名的大晉四大鎮守城更是隔著三千多里遠……至於京城,怕不是得隔著七八千里了。

晉人喜安逸重祭祀。胡齊鎮雖偏遠,鄉人也都願意隨時節勞作生息、按禮數祭先人敬鬼神。

中元節是要給先人燒紙錢送寒衣的,在家的人要去墳上祭拜、出門在外的人就會去鄰近的城隍廟外燒化紙衣紙錢。

只是如今這年歲、越來越多的青壯都被官府用賦稅和徭役驅使著進山去採靈藥和開採各式礦藏。

朝廷官府截留小半後、大半財富和靈藥礦產都被源源不斷的運進四大鎮守城或是四大仙門裡面,據說這些財富都被用來祭祀上界的仙人……

然後在仙人護佑下、這人間才能避免那旱澇天災、瘟疫人禍,人間百姓才能安享太平。

還有大晉南疆荒野裡那高高的兩界山……據說那兩界山外面,有那無數吃人的妖獸和怨鬼厲魂!

全靠著上界仙人的震懾、那些兩界山南邊的妖魔鬼怪才無法進入中原為禍人間……

可這天下的百姓,還是覺得這日子、似乎愈發過的有些艱難。

帶著一個龜奴的老鴇先去城隍廟裡磕頭上香又擺了三盤果子。

只不過站在神臺前看著這些嫖客吃剩的果子……

老鴇子最後還是有些心虛的在功德箱子里布施了五文銅錢,然後到城隍廟前的空地西邊尋到了等候多時的呂不煩和賣香燭紙活的六子。

呂不煩在這座青樓裡幫傭跑腿已經快三年了。當初無父無母無名無姓的小乞丐一個,自打懂事起就跟著一群半大的乞丐四處流浪乞討,見慣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和千般醜惡。

最後卻遇到一個精明的老乞丐、老乞丐收他做了弟子教給他身為一個乞丐在這苦難世間掙扎求生的本事和眼色。

呂不煩的脖子上自幼就帶著一塊髒不垃圾的小銅牌,上面歪七扭八的花紋就像是個呂字。

老乞丐認識幾個字、就說這小崽子應該姓呂,名字就懶得取了。

直到老乞丐後來病倒在破廟裡、八九歲的呂不煩還是喜歡整天守著老乞丐雜七雜八的問一些問題……

有氣無力的老乞丐罵道:“整天圍著老子問這問那、你特娘煩不煩?”

“不煩……”瘦弱少年睜著一對亮閃閃的眸子答道。

自此、少年被取了個名字,呂不煩。

後來、老乞丐病死了。呂不煩被路過的老鴇子劉金月看中、想著白收個不給錢的小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