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共和國迅速進入了騰飛階段。只要不出什麼意外,第三年開始,共和國的稅收至少可以提升三倍左右。

還是那句話,只要不出什麼意外!至於如何不讓他出意外,就看朱治局長如何去做了,這是他最後一次機會了!

南方搞建設,北方自然也不會放過建設。

‘西北大開發’策略被拉上了議案,然後經過內閣成員的投票之後,正式確定了這個政策的實施。

簡單來說,就是進一步開發雍涼二州,同時不斷綠化西域,想盡辦法恢復西域的植被,哪怕種滿胡楊林什麼的也得種!

同時,修建一條絲綢之路!材料自然不是青石,也不是什麼磚石或者泥土路,而是使用剛研究出來的,名叫水泥的建築材料。

說起來,這也是科技院的一大創新了吧?前幾年有人燒石頭燒出了玻璃,然後隨著玻璃產業的蓬勃發展,有好事者燒遍了好幾十種石頭,結果居然把水泥給發明出來了。

早期的水泥還不是很優質,但是作為粘合劑,其成本比常用的蛋清糯米糊便宜得多,所以很快就取代了那玩意的地位,成為了各大城市修建城牆、房屋的首選材料。

後來,有人用它來鋪路,效果很好,並且得到了推廣。而現階段,大漢帝國就是打算用這玩意,鋪設一條直達羅馬的遠端水泥路面。

這意味著,近幾年甚至十幾年內,水泥的價格必然會提升。於是更多人對水泥進行研究,力求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提升生產速度、降低危害……

而圍繞著水泥而形成的工業鏈,也在不斷的壯大之中。

北方畢竟是老牌帝國,而且經濟學專家、政治專家一抓一大把,更有華夏科技院這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科技研究場所,所以走在南方前面一兩步,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有內閣成員都覺得,只要大漢帝國永遠超過華夏共和國一兩步,甚至更多步,那麼對方必然只能永遠透過追逐北方的方法,進行改革發展。

這個過程,必然會不斷若有若無的吸收北方的思想和理念。

最終,年青一代會完全北方化。三四代後,頑固的世家必然會很容易的,融入到北方的政治體系之中。

如此,也不枉大漢帝國,沒有任何阻撓,甚至暗暗促使他們南下了。

不需要暴力改革,也不需要犯下滔天殺孽。要把這些頑固不化的世家,慢慢消化吸收,最好的彷彿,其實就是把他們排除出體外,讓他們在外力的作用下一點點的軟化,這樣再吃下去,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在早期,或許大家都對南方獨立而怨聲載道。

但是如今仔細想想,若非南方獨立,他們要真正消化掉,而且不傷及無辜的消化掉這批頑固的世家,需要‘花’費多少年呢?

而且讓這批世家,在自己的‘肚子裡’明著暗著鬧騰,如此自己豈能還有空閒和‘精’力去變強變壯?就算可以,那也是一種對資源的Lang費!

偉大的古人說過四個字,永遠都是那麼的經典‘Lang費可恥!’南北卯足勁的在發展,而謝信卻是雷打不動的享受著親情時光。看著謝瑩嫁給婁圭,看著謝新開始進入修煉界。看著謝華謝夏二人在軍政兩界‘混’得風生水起。

這一切,都是那麼的安祥。其實對於他而言,或許這才叫做生活!

只是誰也不知道,他的修煉其實根本沒有停止。或者可以說在他這個境界裡面,一舉一動,一眸一笑其實都是在修煉了。

在‘門’內弟子親眼的目睹下,這個出了名的‘懶掌‘門’’,居然就這樣直接突破大乘期,然後經過華夏因果的煅體,最終成就了仙體,成為了一個地仙!

“很好!”看著體內已經開始產生的仙氣,謝信由衷的笑了。

[連載中,敬請關注...]

..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