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海關成立軍事整合(第1/2頁)
章節報錯
‘海關’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在華夏。
對於華夏這個農耕民族而言,大海是神秘的,是需要敬畏的。大家都覺得,海的那一邊就是天地的盡頭,天圓地方學說在當時可是非常有市場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近海捕魚或許都很少,更別說遠洋探索了。
只是當所有的世家,看著公孫勝的錢庫越來越滿盈的時候,出海探寶什麼的,就搞得他們心癢難搔,明明充滿了忌憚,卻又非常的好奇。
但是公孫勝用自己的實際成績證明了,海外有很多與華夏不同的民族,而且還有不少華夏沒有的特產和財寶。
在這樣的情況下,天圓地方學說第一次遭到懷疑。而隨著荀家他們開始建港造船開始,更多的人也紛紛投入到了出海探寶的大軍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海關’這個名詞出現了。
這謝辯、公孫勝和曹‘操’三方聯合建立的新部‘門’,聽聞建議開設這個機構的人,還是那個華夏書院的院長。
對於那個人,世家們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愛自然是愛他的學識,愛他為自己家族創造的經濟利潤,更重要的是如今又不少家族的子弟,就在逍遙派裡面修真,而他偏偏是逍遙派的外‘門’長老。
而恨的是因為這貨,直接導致了工商地位的提高,而且還搞得最近諸侯任免官員,首先要詢問對方有沒有學習過經濟學,若是沒有,還需要去就讀三個月的速成班之後才能上任。
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很多世家打算上諫,言明工商誤國的時候,各路諸侯都直接把大興工商的責任,直接推給了他。
這一推,直接就有種‘其實興不興都可以,但是若是不興,他一生氣,結果派出數百個逍遙派的外‘門’弟子,把我全家殺了怎麼辦?’的感覺,直接把自己推到了被害者的那一邊去。
好吧,諸侯自己都已經‘被‘逼’無奈’了,難道臣子們還打算和諸侯們的小命過不去?這下搞得‘直言敢諫’和‘害人‘性’命’掛鉤了,誰還敢勸啊?
若是這樣的情況下還要諫言,那諸侯都要懷疑你是不是有什麼不良企圖了。
雖說,他們的企圖還真的不良……只是針對工商和針對諸侯本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不好?
所以就算世家們有萬般思緒,現階段也只能暫時壓下不提。
有那個功夫,還不如看看那個所謂的海關有什麼用處,若是可以撈到一官半職什麼的,好歹也可以解決一下家族子弟的就業問題。於是,他們開始認真看著佈告,看看這個所謂的海關到底是幹什麼的。
看完第一次,他們算是大概明白了,這海關就是管船的。這個其實本該如此,若是海關不管船,難道還真的去管海了不成?
只是這個所謂的管船,到底管到什麼程度,大家又是非常的好奇。
看完第二遍,他們已經有了概念。
原來啊,這個海關主要是負責登記各地的出海港口,並且針對所有的遠洋船隻進行註冊登記。沒有登記的船隻,禁止出海,而且一經查出,所有人必然要被梟首示眾。
為什麼要註冊呢?原來這是為了方便官吏,查驗登船的貨物和人員。想想也是,若是任由大家編練‘私’軍,然後裝船出海,天知道是不是出外探寶,若是直接跑到近海的城市進行偷襲什麼的,那豈非大事?
而且佈告也說得很清楚,這海關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針對出入港口的船隻上面的貨物,進行清點和收稅。根據不同的商品,收取不同的稅收。
同時,禁止除國家海軍以外的船隻,販運武器和鎧甲,以及華夏的所有先進技術。一旦發現,夷三族示眾!
嘶!好重的刑罰!看到這裡,大家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
不過大家也理解,資敵懂不懂?把別人武裝得那麼好,留著他們反攻華夏嗎?誰tmd膽敢出賣華夏先進技術的,就算不夷他們三族,也要讓他們全部到邊疆去居住,到時候讓他們第一個享受武裝完備的異族,對他們的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