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益州成都的劉辯,就收到了黃忠關於改造南陽郡的公文。首發e清爽閱讀

劉辯看了看,心裡倒是有了興致。但是他沒有急著批覆,而是在次日議事的時候,‘交’給麾下文武傳閱了一番。

“各位覺得如何?”劉辯饒有興致的問到。

“我等粗人,此等文官的事宜,到底是好是壞,還真的無法知曉!”李進率先回答到,他的話立刻引來不少武官的附和。

李進其實也是家學淵博,但是謝信曾經告訴他‘武官不幹政’這個教訓,所以他明智的選擇不去評價這份提案。

其他武將不少品級低過李進,又或者知道李進此舉必有深意,所以也就選擇贊成李進的話。

唯獨皇甫嵩、嚴顏等自恃資格夠老,所以稍微檢視了一番。但僅限檢視一番,沒有作出評價,直接丟給文官那一邊。

他們也不傻,至少要挑刺,至少也要文官去挑。而他們這些武官,前期裝傻,後期察言觀‘色’,確定劉辯的意圖之後,再發言就是了。

“主公,黃太守果然是文武雙全之能人,此提案不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一旦實行,無論對南陽郡,還是對主公,都有天大的好處。”張肅率先起身回答到。

“這份提案,是華夏書院院長謝信所作。‘交’給黃太守看過沒有問題了,這才派人送到我這邊的。

當然,也算不得是謝信所作。嚴格意義上,是他發起,由他名下的研究所幾個研究部‘門’合力制定的。”劉辯戲謔的說到。

“至少,提案寫得不錯。”王允笑著回答到。

的確,提案寫得很好,可行‘性’也很高。同時,為了照顧到劉辯的面子,裡面還加入了一大堆的面子工程,幾乎就差沒有直接對著百姓們,為劉辯歌功頌德了。

百姓得到實惠,一切功勞全部歸於劉辯,這樣的提案還不好還要如何?

“主公所慮,不是這份提案的好壞,而是華夏書院的研究能力吧?”賈詡就是個地道的‘陰’謀家,同時也最會看透人心。

“文和果然知道我的心意!是的,華夏書院的研究所!它的存在,對於任何一個勢力而言,是可以迅速拉開與其他諸侯差距的寶貝。

這樣的寶貝,不被我控制住,我心不安啊!”劉辯冷笑著說到。

或許謝信對他有恩,讓他擺脫了傀儡的下場,並且還有機會重振漢室。但如今的他已經是益州牧,手中有著不小的權柄。

隨著權柄的增大,尤其對光復漢室的渴望不斷加劇,他就越不能容許有什麼東西,脫離他的掌控。

“況且……”劉辯接回提案,“制定出來的提案,可以將利益全部讓出去,自己卻是什麼都不要,這樣的提案,我能夠安心?”

那個時代就是那麼神奇,地方官吏清廉不貪,皇帝就不安心。若是鉅貪但對民生無大影響,皇帝卻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神奇的是,這樣的鉅貪甚至可以不斷提拔重用。

“主公是在擔心這個啊……其實若是學過經濟學的,倒是很輕易看出他們的所圖。”田豐笑著說到。

“哦,他們所圖的是什麼呢?”劉辯立刻來了興致。

“很多方面,比如擴寬道路這點,對於家鄉都在南陽的他們而言,這就意味著不僅出入更加方便,買賣運輸也便利了許多,這是長期的盈利。

又比如稅收改革這條,取消關卡厘稅,只在‘交’易的時候收取‘交’易稅,而奢侈品則可以額外加收一定比例的奢侈品稅這點,也是大有文章。

要知道每個城池都會設關征稅,除了必要的稅率,稅吏也會敲詐一部分。如此算來,一次遠端行商,若沒有足夠大的背景,成本就要提高許多了。

而如今若是進行稅收改革,那麼就是點對點的收稅,如此一來,各自自然要想辦法提高貨物的流通水平,否則稅收將急劇下跌。而各地行商只需要繳納‘交’易稅,經營成本就會降低許多。

若是控制得當,甚至可以利用商人迅速往受災地區調集各種所需物資,以此減少官府的救災難度。換言之,這是一個雙贏的獲利提案。”田豐寒‘門’出身,才不管提案實施後,會有多少大家族的商會會受到影響。

“換言之,以田治中的意思,這份提案華夏書院是打算把名讓給我們,而他們追求的是改造的過程中,他們所能夠的利益?!”劉辯大概聽明白了。

“嚴格意義上而言,是我們名利雙收,但是他們所得的利益也不會低於我們。況且,就臣的觀點來看,這份提案不僅僅可以南陽那邊施行,不少條例甚至可以應用在整個益州境內。”田豐笑‘吟’‘吟’的說到,完全不顧幾個蜀地的大臣投‘射’而來的殺人眼神。

“如此,先在南陽郡試行好了,好不好還不清楚呢!”劉辯看了看群臣的臉‘色’,笑著對大家說到。

一時間,那些蜀地的文武大臣立刻鬆了口氣。

只要暫時不在益州施行,他們就有機會好好觀望一下這個政策。若是對他們有利,日後就多多支援。若是不利,那麼就堅決否定,理由就是蜀地和南陽的情況不同無法照搬,必須進行修改。

至於修改後的提案,會變成什麼古怪的模樣,那就知道天知道了。

“現在還有個問題,就是研究院存在的問題如何處理?文和,你既然發現了,就說說你的看法!”劉辯繼續問到。

“臣有三個提議!”賈詡雖然不喜歡出風頭,但被點名就自然是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