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2/3頁)
章節報錯
浙江很多商人,都已經開始加班加點的生產了。
國外,對絲綢,棉布這玩意的需求量很大,這也就造成了海關收的稅很多。
在這一點上,朝廷所有官員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僅如此,因為手工業的逐漸興起,原本一些每天除了種地就只能種地的百姓,也有了別的營生,那就是去各大商人那裡上工。
例如浙江的女性,她們最開始只能在家養蠶,可現在卻能去地主家紡線,以此來換取錢財了。
這也是給朝廷大大的解決了人力問題。
這一日,朝堂之上。
百官而立,皇帝就高坐在龍椅上,朱瞻基陪同著太子爺,站在最前方。
對於老爺子的講話,對於百官的奏報,朱瞻基不是很有興趣,所以期盼著早點下朝。
朱瞻基本身對於這些是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老爺子希望他能多看,多學一些,所以硬生生要求他每天必須早起,來到奉天殿上朝。
擁有懶睡習慣的朱瞻基,一度都十分不適應。
身邊的太子爺,看見兒子這麼無精打采的模樣,忍不住斥責了一聲:“兒子,你打起點精神來。”
“站在這朝堂上,就是皇家的尊嚴。”
朱瞻基仍舊懶懶散散。
便在這時,一位官員站了出來。
“皇上,昨日福州海關的奏報來了。”
福州海關?
最近,開海禁一事,可是火熱得很。
許多人都想看看這道政策,能不能成功,所以此時聽到福州海關,他們心中都十分的期待。
坐在龍椅上的老爺子,聞言神色也微微肅穆。
他也有些期待起來了。
他想看看,孫子的決策到底對不對,自己冒著風險,成為不肖子孫,去開海禁,到底對不對。
“說。”朱棣壓著期待的情緒,淡淡開口。
那名戶部官員立刻將奏報開啟,隨後當堂高吟:“微臣福州市舶使李茂才,問皇帝聖躬安,今開海禁,已有半月之餘,出海船隻每天已達到一千餘艘,載重貨物不一……”
一千餘艘。
這個數字,把朝堂的官員們都嚇到了。
就連老爺子也沒有想到,民間居然對出海的需求這麼大。
一千餘艘,這還僅僅只是福建報過來的資料,還有浙江,廣州,江蘇呢?
這幾個地方加起來,豈不是出海的船隻數不勝數?
老爺子穩了穩心神:“繼續念。”
那名戶部官員,繼續高聲吟唱:“開海第一日,稅收五千四百六十兩,或銀兩,或貨物折算。”
第一天,稅收五千兩?
朝堂百官,頓時素然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