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參加鄉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祁鎮沉吟著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子,這倒是個辦法,靠人的自覺,大多是沒作用。
有人管做什麼都要考慮後果,比見一個殺一個要好。
“先不說宗人府的事,你說他該不該殺?”朱祁鎮先沒有答應,而是問于謙對於荊王的看法。
于謙猶豫了,“這畢竟是皇家的事,臣不好說。”
“朕讓你說你就說!”
“按律當斬!”于謙言簡意賅。
朱祁鎮看向朱祁鈺,朱祁鈺同樣如此說。
他也算是下了決心,便問于謙對於新任宗人府宗正的人選。
宗人府的官員往常都是勳貴兼職,沒有什麼實權,甚至不能算官,不過既然要將衙門變成一個真正的權力機構,自然要開始講究了。
于謙便說:“臣以為,宗人令應該由一親王擔任,這樣懲治起來,地位與身份都更合適。
下面做事的人找一個禮部的臣子,即使是有什麼影響,也不會影響天家的血脈親情。”
“臣以為,襄王可以為新任宗人令,禮部右侍郎薩琦為輔。”于謙在皇帝的目光中,終於將自己的想法說完。
“不可!天家人讓百官管,這算什麼?皇家的威儀何在?”朱祁鈺出言反對。
朱祁鎮明顯沒有聽進去自己弟弟的話,沉思著考慮于謙的建議,“祁鈺做宗人令,至於那個薩琦就從卿之言,協助祁鈺管理宗親吧。”
“皇兄!”朱祁鈺還想再掙扎。
朱祁鎮沒給他這個機會直接下令:“儘快定一個時間,將荊王繩之於法!”
朱祁鈺也只好領命離去,出門之後,他眼神不善的瞪了面無表情的于謙一眼。
荊王之事發生之後,秦王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很快也撒手西去。
宗室中對於朝廷改組宗人府很有意見,覺得這樣限制了自己的自由,甚至還聯名上書請求恢復祖制。
朱祁鎮也不慣著他們,說太祖爺要是在世,恐怕手段之激烈會遠超過朕,你們這麼激動,莫不是覺得自己要犯法,所以才要反對?
有了反叛的結果在前,又有朱祁鎮的毫不退步在後,這些雜音也漸漸消失了。
朱祁鎮難得的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時光,甚至就連天公都作美。
一年下來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稅收較往年能多上兩成還多,戶部尚書楊善到哪都是腰板挺直,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
雲南的事也有了瞭解,即使思家退到了阿瓦,石亨依舊沒有放過這次機會。
此時的阿瓦大部分都是大明的緬甸宣慰司,名義上歸大明管。
此前因為金沙江的天險與巨大損傷迫使朝廷放過了思家,這次在石亨的指揮下,兵分兩路,一路由他帶領走陸路追殺,另一路水師直接繞道大海進攻,思家插翅難逃。
思祿等思家族人被押回之後,在菜市口當眾斬首,一時間朱祁鎮的聲望甚至直追太宗朱棣。
正統二十一年夏,大明重啟西洋之行,由郕王朱祁鈺帶領船隊出發,隨行萬餘,所乘大船皆是冒著滾滾白煙,史稱蒸汽輪船。
宗人令由大明襄王接任,為了行使宗人令的權利,朱祁鎮特意改動大明規制,允許襄王常住京城,一時間天下震動。
與此同時,大明還開始正式鋪設鐵路,建立全新的運輸線,只是因為工藝的落後,目前還無法用以載客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