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百鍊成鋼 第一百三十五章:飯要吃乾淨,人要有良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要做的是讓皇兄知道,讓他們沒辦法再找理由搪塞,務求一擊必中!”朱祁鈺暗示道。
“那王爺的意思是,讓學生敲登聞鼓?”張巖嚥了口唾沫。
“你這個想法不錯,本王覺得可行。”朱祁鈺只說是張巖自己想到的辦法。
登聞鼓歷代有之,自宋以後就開始形式化的傾向,到清朝就徹底成為了擺設。
規定擂鼓必關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的受理案件的區間;又規定擊登聞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止無端刁民的惡意上 訪。
而明朝朱元璋鼓勵百姓維護自己的權益,家家戶戶頒發了當時的最高法典《大誥》,怕百姓不識字,地方官還要派人專門講解,使百姓明白其中精義。
並且只要手持大誥的百姓進京告狀,各級官吏不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阻攔,否則死罪論處。
這登聞鼓在洪武年間還會偶爾響響,可後來隨著朱允炆做了皇帝,大明律法逐步走向成熟,以《大誥》為首的亂世重典就被束之高閣。
到了宣宗時,甚至有朝臣建言要取消登聞鼓,被宣宗皇帝以祖製為由駁回,但也能從一方面反映登聞鼓的形式化趨勢。
“這登聞鼓已經許久未響,學生真要是敲了,會不會對皇上的宣告不利?”張巖打心底裡不想去走這一途,怕是鬧得太大,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
朱祁鈺不置可否的說:“敲不敲都是你的事,你自然可去三司去看看,本王也只能幫你到這了。”
張巖出神的跪在那裡,心裡不停響起去還是不去的心聲。
他知道朱祁鈺說得對,只要是一去三法司,那自己這事,還是不了了之的份。
畢竟那麼多落榜的秀才,哪一個不覺得自己應該中舉?即使是有人大公無私,也沒有誰能抵擋住來自同僚的壓力。
“王爺……”張巖還想是想請朱祁鈺私下處理,給自己解決一個舉人的身份就行。
可朱祁鈺聞言拍拍屁股就走了,說是想兒子了,要趕緊回王府。
“王爺、謝王爺,學生好好考慮考慮,有勞王爺幫忙了!”張巖對著已經走遠的朱祁鈺喊著,也不管對方能不能聽見。
“長峰兄,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肚皮大,飯湯都快涼了,趕緊趁熱吃了再做決定。”
董太啟這一勸不要緊,張巖一股火氣順勢就朝著董太啟發了出來。
“康平兄,你我同窗好友數載,方才怎麼也不幫著我在王爺面前美言幾句,我只是想求一個本屬於我的功名,何必要鬧大呢?”張巖說著,狠狠拍了桌子一巴掌,將飯湯濺的到處都是。
董太啟無奈的看著對方說:“長峰兄,王爺剛才的話你也聽到了,我也沒有辦法啊。”
張巖越想越氣冷冷瞪了董太啟一眼拂袖而去,董太啟追著出了門嘴裡喊著:“長峰兄,吃完飯再走啊!別浪費了糧食!”
董太啟自然無功而返,只能默默回到屋內,殘羹剩飯收拾乾淨。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