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怎麼就針對我呢(第一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們心裡也先想一想,要去的等會可以提出來。”王文看著乾飯的一群人說道。
等他離開之後,飯堂炸鍋了。
“怎麼又要去福建了?我記得福建沒有什麼王爺啊!”
“你瞎說啥呢,什麼叫沒有王爺,我們是在清查田畝,再瞎說小心你的腦袋!”
“哈哈哈,我要回胡建!我要回老家!到時候讓他們看看小爺的威風!”一個小胖子放肆大笑道。
“馬上就要到冬天了,我們這種老骨頭還是去南方躲躲吧。”
……
眾人喧鬧起來,各有看法跟想法。
原本李琦已經不太跟孫紀他們待在一起吃飯,今天可能是自己的夥伴不知道去了那,就又跟幾個人擠在一起。
“福建啊!我還沒見過大海呢!”李琦感慨一聲。
“怎麼李大少爺都沒見過海?那你這次可得過去看看,說不定以後成了大官就又沒機會了。”劉宇扒了口飯說道。
“廣大你這人怎麼說話就帶刺!我看你是這些日子在地裡幹活乾的,不光臉黑,心也曬黑了!”李琦撇嘴。
“行了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趕緊吃飯,等會王大人說完事咱們還要上交今天所核實的田畝,估計晚上得多熬會了!”孫紀嘆了一口氣。
“後面還有複核,倒也不用太過緊張,你們那怎麼樣?
城東的田產都沒辦法看,一大半都是士紳的地掛在了王爺名下。”耿應就著米飯說道。
“哎,可不是,我在南邊也一樣。
百姓不光要交稅,還要再交一份租子,本來一個殷實的家底,因為兩次年景不好,現在只能給人做佃戶。
關鍵這稅還不是交給朝廷的,怪不得大明的稅收越來越少了!”孫紀嘆氣道。
李琦嫌棄的看了孫紀一眼說:“修竹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啊!
這稅收減少固然跟農稅有關,但也跟鹽稅、商稅,脫不開關係。
開國之時的千萬兩鹽稅,到現在就剩個三五百萬了。
拿鹽引打個比方,太祖三年,淮鹽一引一石八斗,到宣德十年就成了每引五斗,這少了七成的,可不是朝廷的稅收變少了?
還有城中的鋪面稅,從每年五百貫減成了現在的每年四十,就這還有商量的餘地。
倒是農稅,雖然有士紳分走了一部分稅款,可總體還是差不太多。
再說了,咱們就是士紳,家裡也有免稅田,真要是較真,那咱們怎麼辦?以後也真就守著那點地過活?都是有原因的!”
大家也是第一次聽李琦談起賦稅方面的事,這麼一聽,這位大少爺也是個有譜的主,就是不知道平時吊兒郎當的是作的哪門子妖。
“雲霞,你這麼正經可不多見!不過這些訊息我是真不知道,果然是家大業大,你深藏不露啊!”孫紀詫異的看著自己同年。
“那可不是,我也不是白考的功名,要說聰明,我們街上比我強的不多。”李琦驕傲的說。
“那你可知為何鹽引價格越來越低?”端著空碗的謝古剛好走過,聽見幾人談論鹽引,便插了一句。
耿應看來跟此人相熟,見狀起身打招呼:“望雅兄!我們幾人在這隨便聊聊,你是鹽政公子,當然比我們瞭解內情,獻醜了!”
“我也是聽見這位年兄的高論,諸位年兄打擾了!”謝古見那李琦沒有說話的意思,也不招人煩,告辭離去。
“呸,不就是自己爹是鹽務官,有什麼了不起的,說不定你爹什麼時候就被抓起來了!”李琦看著謝古走遠,嘴裡不屑的說道。
“哎,雲霞兄,這就不必說了吧!都是同年,他也沒說什麼,何必要這麼詛咒人家呢!”孫紀勸道。
“得,就我是個壞人!”李琦將碗筷一扔不滿的走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