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遺客 45 華陽格火(第2/3頁)
章節報錯
三人結伴行個二三里,果然見到一條山岩石徑蜿蜒向前,萬物蕭條時節已少有走獸出沒覓食,天氣寒涼之下更難見奔走行人痕跡。
這山岩鋪就石徑並無積雪覆蓋,行起來果真比那爛泥路要輕便不少。三人邊走邊聊倒也互通了姓名,這短鬚人名為王雲,自說也曾是個讀書人,此來鎮江踏雪冬遊是為尋那三山勝景。這魁梧漢子倒是其家僕隨從,行囊包裹也皆由其挑擔。
行了一會兒,三人找了個寬敞地方停下歇息,家僕也隨手拾攏了一捆木柴欲要生火取暖,只是木柴被雪水浸溼實難點著,折騰了好一會兒都不見煙火升起。
華陽見此接過火鐮,暗中調運心火延經走脈,只隨手將燧石一擦,一股濃郁火星噴散開來,瞬間引燃熔絲軟草,不一會兒連著那些溼柴也灼幹燃燒而起,乾燥熱騰氣息撲面,在這寒涼天氣裡倒是舒爽許多。
三人伸手展衣、脫鞋烤襪一陣忙活,家僕趁機自背囊裡尋出幾個地瓜往火堆裡一丟,樂呵呵坐等其熟。
“不曾想吳小哥這生火的功夫比我那家僕還要純熟吶!瞧著端莊斯文謙謙君子模樣,怎麼一身衣裳如此多的縫補破爛?”王雲撐著溼衣裳,水氣隱隱蒸騰而出。
華陽託著鞋子坐在火邊烘烤,滿臉苦澀。
“實不相瞞,此來路上遭了毛賊,一身衣物和隨身銀錢全被擄了去,索性未曾傷我性命,倒是放我離去了。”
王雲扭頭打量過來,一陣搖頭唏噓,嘆道:“苦世多寒涼,多寒涼吶!”
三人圍火取暖,一時間各自無話。
過了一會兒,那王雲突又起聲,笑著說道:“迷雲自有光明散,寒涼還需這火來驅。此時閒來,倒有一個打發時辰的樂子,不知小哥可有意興?”
此話一出,華陽當然興趣十足,只等他講。
“我聽小哥也是個讀書人,不知可曾聽過前宋賢者的‘格物’之說?”
華陽眼中一亮,不曾想這半途結識的行客竟還有如此多的聞識,看來自說的讀書人之身果然不假。
“倒是有所耳聞,卻不曾窮究其理,王老哥有何見教?”
王雲笑了笑擺手道:“見教談不上,只是年少時甚喜這‘格物’一說,正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我們何不趁此閒暇格上一格?”
華陽興趣大勝,只將半乾鞋子扔在篝火一邊,探頭看那人捻鬚,好奇道:“怎麼個格法?”
王雲將烘烤的衣衫放下,看過來說道:“我們就以這叢篝火為象,格一格這火如何?”
篝火噼啪,不時經那家傭添上幾根新柴,火勢常穩,縷縷暖熱撲面。
“只是在格這火之前,還需會一門靜坐法,方不亂心意。”
王雲邊說邊盤腿起來如僧道端坐,閉目演示道:“經裡曾言,‘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以觀其復’,如此如此。”
落話間那王雲再不多做解釋,已然進入閉目空冥之態。
華陽知他意思,是要以清淨無覺心境去參那火之妙義。可觀這主僕二人並無絲毫真氣流轉牽連,想來並不是那山上人,他只覺遇到了趣人趣事,便按著自己獨特的致靜法,同樣盤腿虛靜下來。
過不多時諸念收復,只一縷心念行經走脈、穿髒過腑,華陽以內視之法踏入一片火陽宮殿,正是心陽火屬之地。
據張老道所言,這般五行運轉變化的手段本是練就內丹成以仙胎的丹佐功法,千百年來極具慧根者倒是不少,只是不知為何,超凡入仙者再未有見聞。久而久之,張老道反將這丹佐之術專門拿來鑽研,反琢磨出一門五行演化遁術,他自鑽研來只摸出五六分功用,不曾想教給了華陽,只一夜功夫就被其精透八九分運用。
若是按照張老道的思覺,只能感慨個“都是緣法”!他卻不知,華陽行生真氣與其有著本質不同,乃先天地生的混元真一之氣,再經無漏果洗經伐脈,使得身如虛室,無論是人間武者功法還是晦澀的仙家秘術,只要有心鑽研無不信手拈來。
這盤踞五臟所屬的豐沛靈氣,除了五行法的導引,更多的還是那顆無漏果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