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遺客 52 東霞寺(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是什麼?”
“只是這縷靈氣遊絲只入得面板寸許,若是尋經找脈實在艱難,不得門入。”
神麟起身走到跟前,仔細打量了一番閉目在地的襤褸男子,徑自伸手點指在躺地男子的額心。誰知剛一觸及那人眉心,又立即縮手回去,疼得他一陣呲牙。
“這是個什麼怪物?怎麼比我還怪。”
青衣道人苦笑道:“他全身經絡臟腑被一股奇怪的渾厚真氣裹攜,外人無法窺探,你以何力予之便被反以何力。”
神麟凝眉看向身側的王雲,疑惑問道:“王老兄,這小哥不是你帶過來的嗎?他究竟是何來歷?”
王雲也是一頭霧水,汗顏道:“他名為吳華陽,也沒說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認真說起來我們也只是萍水相逢,只是相見投緣,機緣巧合之下才不得已入了我的謀局,若說起他的真正來歷我也是全然不知呀。若不,去請個大夫過來看看?”
神麟聽此忽就無奈笑了起來:“王老兄不知,所謂醫道不分家,如忘機兄這般世外求真問仙之人都難解病因,尋常大夫更是束手無策。”
眾人湊在一處,也商議不出個什麼有效可行的救治辦法,各自沉思不語。
正當這時,有官兵整理好衣裳走到門前朝著王雲拱手抱了一拳,看向眾人道:“王大人,各位大人,此行剿匪順遂,殘餘山匪已盡數連夜收押到當地縣衙,我們這就告辭了!”
王雲走到官兵身前同樣抱了個拳,欣慰道:“振海,這番多虧了你們!我朝軍伍若皆如你般兒郎,他敵何膽來犯。”
二人言罷,這戚振海便帶著自家兄弟離了寺院,出得門時他深深看了眼東霞寺門,便和眾兄弟一道唱著鏗然軍歌,就此離去重歸軍伍。
簡茶粗飯吃了一日,那忘機道人的師弟已從昏迷中悠悠醒轉,見到自家師兄安然立在跟前,重又淚眼潸然。
又過一日,見這躺在地上的小哥還未清醒,神麟只好攜著忘機師兄弟二人與王雲辭別,說是要引領兩位崑崙來客去見自家先生。臨走時,留了個牌子囑咐王雲轉交給昏迷在地的男子,說以後有機會可以讓他來京裡轉轉。臨走時,三人身後跟了個自綁自縛的黑衣人,仔細辨認才發現竟是那匪山的二當家。
再過了一日,那虯林也與王雲辭了行,說得回去覆命。這虯林本是錦衣衛出身,此番特意為究捕這匪山大當家而來。原來這匪王是英宗時的內相大太監,五十多年前土木堡一役陷無數英勇身亡,他自覺無顏面對滿朝文武官員,便以乍死之計攜了一班心腹上山稱王。只是到頭來那匪王被寶劍劈碎屍骨無存,虯林也只好作罷。
山林寂靜,老寺天寒。幾日過後,便只有王雲和那寺裡的癩頭和尚還在守著。
“王大人不必焦憂,我觀這小先生神光飽滿氣韻悠長,不像是因病昏厥,更似熟睡未醒。這世間奇人不少,若這小先生身懷能異,只等他睡夠了便也自然醒轉了。”
王雲看向這個添著柴火的癩頭和尚,幾日來見他也不怎言語,本以為是個不會說話的啞巴,不曾想此時倒主動說起了話。
“哦?你還見過什麼奇人?”王雲來了興致,順著話頭聊了起來。
振澤和尚咧嘴笑了笑倒似想到了什麼,只是他也說不準,便也不好亂打誑語。
“若說奇,這在世之人從無中來,經一段妄有便又回到了無中去,可不人人天生神奇。”
……
二人聊得興起,禪房軟草鋪上的男子眼皮連連滾動,倒是陷入了一種難以名狀的境地。
這躺倒在地昏迷不醒的男子正是華陽,在仙磯山以一點三昧火精趨走了龍女,時過三日卻一直未曾醒轉。別人只以為他被那龍女所傷,這般猜測倒是差了。若論因由,全因華陽親眼目睹那綽約女子騰然變化成一條飛天巨龍,以沖天之姿疾速遁離,龍身之姿近在眼前被他看了個真真切切。
那一瞬,驚駭與紛雜思緒亂在心裡,似有許多奇怪的回憶雜陳交錯,才使得思竭神衰就此昏厥不醒。
昏厥之中他反而再次進入了那些奇怪的夢境,只是當一個夢境破碎後,卻又離奇進入了另外一個夢境,每個夢境又各不相同,他只能置身在一個個不同夢境中作那夢中客。
這第一夢,他置身在一片澤國,洪水淹沒山川土地與海相接,山林毀塌,水漂人畜。
初一入此夢,他只覺周身四方不著一點力,閉氣憋悶竟陷身在一汪深水裡,水中幽昏難測其深,縱使他如何扒水上浮都距水面遙遙。
胸中氣息老盡,正當他以為就此一命嗚呼時,靈光一現忽憶起張老道所傳的五行潛遁變化之術。這門玄術能調五行之氣,能通五行之易,實為丹田經脈中混元氣的分衍顯化,為世間萬物藏氣流轉的隱相。身於深水正值坎位,正是危機與生機並存時刻。
一念既起,五臟宮中自癸亥水宮立即生出一滴真水落入甲寅木宮,正所謂陰極而陽生,否極而泰來,華陽體內氣機變化竟牽引體外異象,無數枯枝水草在水底生髮紮根向上延伸生長,一路將華陽身體向著水面緩緩託舉,水底草木又生出無數細小氣泡凝匯成巨大氣團,將他全身包攏其中。
當他再睜眼時已能通暢呼吸,日光透過水體折射下來,如在深水之中開闢了一方小小水宮,神秘而寧靜。草木不斷生長卻託舉緩慢,趁離著水面還有些距離,他端坐草木蓬頭趕緊打坐調息。
與那仙磯山相比時境離奇變遷,華陽便覺察出如今身在夢境,只是不知這夢裡又會見到何人遇到何事。
過了片刻,一團巨大的氣泡破開水面,在幾十道訝異至極的目光中,華陽如個浮出水面的老鱉緩緩向著岸邊划水遊動。
“這龍淵水深千尺,雖通大河卻不入東海,竟也有個老鱉?”
眾人停了手上撅石鑿山的鐵器仔細觀察,待分辨出這水裡是個活人時,岸上忽有人高聲呼喊。
“快!那是個人,他還活著。快將他救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