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太史令(第1/2頁)
章節報錯
“封樞失察天意,妖言誤國,著削去太史令之職,貶為奴隸。欽此。”
“罪臣領旨。”
封樞摘下高冠,白髮稀疏的腦袋在磚地上叩了三下,站起身拂去衣袍下襬的灰塵,接過聖旨。
頒旨的黃門總管讓到一旁,露出身後的沐弘。
“這位新上任的太史令沐弘是你的主人,快來見禮。”他對封樞使了個眼色,“你的性命就捏在沐大人手裡,可要小心伺候了。”
封樞躬身行禮,從容說道:“賤命不足惜,惟願國家昌盛,人才輩出。”
黃門總管搖搖頭嘆了口氣,告辭離去。
望著宦官矮胖的身影,蹣跚著跨出大殿門檻,漸走漸遠,沐弘說:“這位總管倒是蠻關心你的。”
“鄔建與小人自小一同入宮,三十年了,我倆相識已久,卻走了兩條不同的路。”封樞回答。
“什麼路不同?”沐弘問。
“鄔建做事謹慎,善於察言觀色,揣度人意,伺候過三任皇帝,做到大內總管。我獨愛數理推算,天文觀察,蒙恩師舉薦,當了太史令。”
“他是個宦官,你怎和他相提並論?”沐弘說著,腦子裡突然電光一閃,看著封樞黑瘦光滑的下巴,大驚道:“你,你也是……”
“我也是宦官,”封樞坦然說道,“太史令一職,向來由宦官擔任。”
“怪不得司馬遷受了腐刑……”沐弘只覺得下體一緊,一萬頭草泥馬在心頭奔騰。
“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留下一部《史記》,揚名千古。但從魏晉開始,修史的任務劃歸著作郎,太史令只負責天文地動、風雲氣色、律歷卜筮。”
“為什麼非得由宦官來擔任太史令?”沐弘問。
“只因星象歷算關係到國運,不可洩露給外人,只有閹人才會死心塌地盡忠皇室。”封樞邊說,邊帶領沐弘穿過大殿,登上藏書閣。
“小人身處高臺之上,也已聽聞我軍大敗桓溫,燒燬了敵方糧草彈藥,勝利指日可待,深感欣喜。這些日子,小人日夜在此,秉燭熬夜,把所有的典籍分門別類,全部整理了一遍,以便交接。”
“你日夜在此……”沐弘看了封樞一眼,依稀記得他身上的衣袍就是那天上早朝時穿的朝服,問道:“是不是中山王把你關在臺上,不放你出去?”
“小人時日無多,只怕來不及整理這些藏書。即使沒有中山王的命令,小人也沒有時間外出。”封樞答道,從案桌上拿起一卷沉重的竹簡,雙手捧到沐弘面前,“這是藏書閣的目錄,請大人審閱。”
夕陽的餘暉從窗槅中照射進來,把半邊書架塗上一層金色。高及屋頂的硬木書架上,排放著一捆捆竹簡,一疊疊羊皮卷,一冊冊絹簿,陳年的黴味充斥鼻腔,沉積的灰塵在金光裡緩緩起落。
“沒興趣。”沐弘淡淡說了一句,不看也不接,轉身走了出去。封樞變了臉色,把竹簡放回案桌,低頭跟在沐弘身後,半晌才說:“小人想請沐大人去看一樣東西。”
他引著沐弘穿過迴廊,推開兩扇大門,東方暗淡的天際下聳立著一座巨大的圓球形裝置— 渾天儀。
見識過高大巍峨的銅雀三臺,見識過十層樓高的樓船艦隊,再看這渾天儀,沐弘已不覺得有多驚愕。
“渾天儀,我知道,是祖沖之發明的。”在這個老頭面前,他必須炫耀了一下自己的博學,否則怎麼做他的主人。
“祖沖之?”封樞吃了一驚,“恕小人孤陋寡聞,從未聽說過這位大人的名字。”
不是祖沖之?沐弘鬧了個大紅臉,他拍著腦袋,從記憶深處搜尋了好一會,才挖出一個名字來。
“搞錯了,搞錯了,不是祖沖之,是東漢的張衡。祖沖之是算圓周率的。”他連忙糾正。
“對,張衡當過大漢的太史令,他設計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的雛形,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模擬天體的執行,測算黃赤道座標差。”封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