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一早,沐弘跟著慕容衝去中軍大帳開會。
晉軍船隊燒燬後,岸上的晉軍主力堅守不出。上庸王提議趁熱打鐵,發兵攻擊晉軍營地,卻被吳王否決。吳王認為,晉軍失去糧草彈藥,必然退兵。但此時敵人主力未損,實力尚在,我軍發動強攻,只會引得他們拼死反擊,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昨天爭論了一天,也沒有結果。將領們有的支援上庸王,有的支援吳王,分成兩派,各有道理。”慕容衝說。
“吳王醒了?他沒事吧?”
“吳王恪守職責,不顧身體虛弱,一醒來便入帳議事。”
吳王來了,那麼世子也在。一想到又能見到英武帥氣的慕容令,沐弘喜上眉梢。
“咦,你這般眉花眼笑為了什麼?”慕容衝很詫異。
“這個……吳王心地仁厚,有大將風度。這個……俗話說窮寇莫追,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等晉軍撐不住撤退了,我軍在後面抄個底,既趕走敵人,又避免了傷亡,乃是上策。我挺吳王。”
慕容衝想了想,點點頭:“言之有理,正合吾意。”
一路上,不時有人對著沐弘指指點點,神色敬畏。走進大帳,染干將軍、孫蓋將軍、悉羅騰這些熟悉的將領都圍上來,與沐弘握手言歡,祝賀他的成功。不熟悉的將領也在旁邊點頭微笑。吳王頭上包著繃帶,特地走下胡床,拉著沐弘的手,多有褒獎。只有上庸王坐在座位上斜睨著眼不予理會。
沐弘一戰成名,從無名小卒變成萬人矚目的英雄,頗有點不適應。他臉上堆著笑與眾人寒暄,心裡並不高興。一將功成萬骨枯,他的榮耀是由同伴的生命和萬千白骨壘成,沉重得讓他承受不住。
唯一讓他興奮的是慕容令的注目,他沒有圍過來,只是站在原地深深地望了他一眼。這一眼勝過千言萬語,讓沐弘心頭鹿撞,浮想聯翩。從古到今,帥哥的魅力都是難以抵擋的。
開會的議題仍然是討論作戰方案。上庸王要求即刻出兵,趁敵人遭受重創,軍心不穩之際,一舉擊潰。吳王不同意,前幾日的兩場大戰,燕軍死傷慘重,需要修整。如今只需扼守陣地,等待晉軍撤退,沒必要再去增加傷亡。
上庸王傲然道:“我要出擊,自然是有萬全的把握。”
眾將詫異。那天被火龍彈重創後,燕軍只餘下三萬多兵力,而晉軍主力尚有十萬之眾,真要再打一場硬仗,誰輸誰贏很難說。上庸王哪來萬全的把握?
吳王說:“願聞其詳。”
上庸王得意地說:“我晚了兩天到戰場,並非路上耽擱,乃是在京城裡做了一項重要安排,派遣散騎侍郎樂嵩前往長安,向秦天王苻堅求救。”
吳王奇道:“一個月前,皇帝已經派過常侍李鳳向秦國求援,並未得到答覆,再派人走一趟,能有什麼改變。”
上庸王說:“求人辦事總得給人好處,皇上承諾,若秦王發兵援助,就把虎牢以西的領地割讓給秦國作為酬謝。今早我得到情報,秦國大軍已經挺進到穎川,帶兵的正是名將鄧羌。”
沐弘對燕國的地理疆域並不瞭解,聽了上庸王這番話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卻見眾人都皺起眉頭,吳王氣得臉色發青,責問道:“虎牢以西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地,有上百萬的民眾居住在那裡,怎麼可以隨便割讓給秦國,壯大秦人實力?”
“事急從權。”上庸王辯解道:“晉軍強大,難以取勝,一旦滅國,虎牢以西土地也是保不住的?”
“我在金鑾殿上向陛下保證過,定要打敗桓溫,趕走侵略者。陛下為何不肯相信我,要與那秦國結盟?”
“怎麼相信?幾個王爺都敗在桓溫手下,唯獨你吳王能贏?這回若不是……”上庸王瞥了沐弘一眼,“若不是天佑大燕,毀了晉軍艦隊,炸了彈藥庫,你該如何抵擋,只怕連自己的命都要送在這裡。”
吳王嘆道:“你這是賣國行徑……”
上庸王怒道:“此乃聖裁,你怎敢出言不遜,不把皇帝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