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乘勢而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城皇宮。
趙言德一腳將面前的書案踢翻,高聲罵道:“這該死的雜種,怎麼還不死呢?而且居然還跟我作對……去把桓齊給朕叫來。庸王,你果真是不甘平庸,不過這樣的想法,只會讓你喪命的。”
“皇上,您可是在為庸王的事情煩惱?”
桓齊見皇上龍顏大怒,試探地說道:“庸王不過只有區區地六萬兵馬,即使佔據了奉聖州一帶,那又如何,根本無法跟我們朝廷的兵馬抗衡。”
趙言德猛地一拍案頭,森然道:“斬草不除根,果真是後患無窮。上次殺用往不成,竟讓讓這無恥的雜種成立氣候,居然還奪取了奉聖。不行,桓齊,你給我立即派人去剿滅這些人。庸王一天不死,朕就一天都不能放心。”
“皇上請三思啊。”
桓齊連忙道,“先前我們秘密處置了賢王和秦王,已經讓朝廷中的某些重臣不滿了,而且外界也有謠言,說皇上乃是暴君,剛坐上皇位,就拿自己的親兄弟開刀。皇上,如果我們現在再勞師動眾,剿滅庸王的話,只怕更會讓天下人不滿的。如今朝廷並不太平,軍權也未全部掌控在皇上手中,實在不宜此時動兵那。”
若是換作其他人,如此對趙言德說話,只怕立即就會被他處於死刑。不過桓齊如此說,趙言德卻不得不考慮一下,他道:“如此說來,還要任憑庸王等人羽翼豐滿不成?一想到宮女生的雜種在跟我作對,我心頭就憤恨難消。”
桓齊陰笑道:“我已經命‘龍騰’密探去收尋那幾個老東西的罪證了,過不了幾天,我們就可以將他們一個一個扳倒的。這幾個倚老賣老的傢伙,老是在朝廷上跟皇上你作對,收拾掉他們,其餘官員自然會老實地為皇上辦事的。”
趙言德緩緩的**了**頭,道:“嗯……剿滅庸王之事,就暫緩吧。”
忽然,有個太監上前道:“報……殿外有八百里加急,軍情緊急。”
趙言德冷冷道:“快傳。”
只見一個風塵僕僕計程車兵飛奔入內,跪伏在地,將一份書函呈給了那太監。
趙言德接過書函,大怒道:“桓齊,朕命令你立即出兵剿滅庸王趙雍吉等一干反賊!”
說著,趙言德將那書函扔給了桓齊。
桓齊展開一看,裡面赫然是“折津州失陷……”。桓齊大驚,想不到那個死而復生的楊戕竟然如此厲害,居然在三日之間連取兩城,將秦幹河北岸一帶盡數納入了庸王的勢力範圍,並且開啟了入海的通道,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局面。
趙言德仍然是餘怒未消,喝道:“桓齊你不必勸我,此事朕心意已決。不殺庸王和楊戕兩人,朕實在是寢食難安。縱然背上一個暴君的罵名又如何,總之不能讓庸王再逞什麼威風了。”
桓齊知道如今只能領命,便道:“微臣遵旨,立即整頓三軍,即日北上剿滅反賊。不過,如今秦幹河以北的城池,人人自危,都不敢冒著開罪庸王的危險,只怕未必會遵循皇上的聖旨。若要剿滅庸王等一干人,只怕光靠太原府、真定府、河間府一帶的地方兵力還不夠,需得從京城再調集人馬。”
趙言德恨恨道:“朕立即賜你雙虎符,可以任意調動京城和地方兵馬。你從京城調集二十萬大軍,然後再從地方調集幾十萬兵馬,我就不信,還不能剿滅庸王的區區幾萬人馬。”
桓齊接了虎符,跪謝道:“皇上放心,微臣此行定然將庸王的人頭給你帶回來。”
桓齊出了宮門,仰天看了一下,低聲道:“楊戕啊楊戕,想不到你居然還沒有死。除了你,只怕別人也無法三日之間連攻兩城。不過,如今我桓齊親自出徵,定然要將你斬於劍下的。”
※※※
趙言德雷霆大怒,庸王此刻卻是春風得意。
楊戕三日之間連下兩城,令整個玄甲軍士氣高昂到無與倫比的境地,楊戕原本就是他們心中的戰神,如今更是儼然成了神話的化身。
雖然楊戕攻打折津州,並未獲得庸王的准許,甚至根本就沒有告知庸王。但是庸王卻不以為意,退守大同府的時候,他幾乎已經放棄了爭奪天下的念頭,但是如今楊戕力挽狂瀾,不僅令士氣大為高漲,而且將他的領地擴大了將近兩倍,奪取天下,似乎已經成了指日可待之事。
兩城攻打下來。隨同楊戕征戰的兩萬玄甲軍已經不到五千人馬了,但是卻將敵方整整五萬人馬擊潰,實在是無法想象的戰果了。
但是楊戕仍然感到心中不快,他辛苦改造出來的兩百“殺人機器”,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其餘的都在攻城的時候戰死,無一活口。
所以,眼下楊戕最需要的,就是擴充他自己的人馬。
“庸王,如今正是休整養兵之際,我並無其他要求,只要你將這兩城的俘虜全部給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