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主街的名字由當今皇帝御賜,求了個好寓意,是為鳳鳴街。

鳳鳴街左右寬度有十丈之多,沿街商鋪林立,茶肆酒樓應有盡有,是金陵城最為繁庶的幾個地方之一,上元節的氣氛在這裡可見一斑。

文人才子在今日大多有聚在一起舉辦詩會的習慣,所以沿街走來沈況看到好幾處酒樓上都有即興賦詩的場面。

上元詩會的關注度高,甚至每年還會有幾位官學中的先生參加,一來是為才子詩賦作評比,二來也可以提高此間詩會名氣。

才子們大多想在詩會盡量落個好名聲,若是能寫出一兩首好詩,再由伶人傳唱,一夜成名也說不定。

沈況自知沒這般本事,沿街看上幾個猜燈謎送燈籠的攤子,本想上去湊湊熱鬧,但奈何一個也猜不出來便只好作罷。

因為酒葫裡的酒已所剩不多,所以沈況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嚐嚐客棧老掌櫃推薦的那款名為醉生夢死的好酒。老掌櫃說的玄乎,說的難得的好酒。

且先不猜測這酒味道如何,單說這名字與金陵繁華就十分契合。

能在鳳鳴街開鋪子的都不是一般店家,也因為這裡是金陵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反應的是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官府對於此處的管制很是嚴格,平常時候嚴令禁止任何小商小販在此沿街吆喝售賣。

在沈況眼裡,這般規定使得城市少了幾分煙火氣。

不過值此上元佳節,官府不僅放開了宵禁,對於小商販的看管夜寬鬆了許多,上元節前後的這三日小商販們可以沿街擺攤,也是因為這些舉措才使得鳳鳴街如此熱鬧。

沈況沿街慢行,一邊感受金陵城的繁庶,一邊尋找酒館。

不一會兒沈況便就在視線盡頭處看到了一家招牌極大的酒館,那匾額上赫然寫著四個燙金大字,不醉不歸。此外,匾額右下角還寫有一行小字,是為庾信題。

沈況沒聽說過庾信這個名字,但能為店家題字且被遙掛,想來不是一般人。

沈況沒去計較這些,與他來說終究是酒水是否好喝更重要。

還沒走近,沈況便感受到了酒樓的熱鬧。

站在門外迎來送往的兩名夥計臉上皆掛著抹不去的笑意,瞧見又有客人來,其中一名快步上前夥計招待了沈況。

「客觀,裡邊請。」夥計躬身微笑道。

兩名夥計充當這門面,南來北往什麼樣的客人都見過,所以對於一身江湖裝束的沈況並不稀奇。

夥計迎上來後,沈況緩緩道:「我不吃飯,只為打酒來。」

夥計聞言笑道:「好嘞客官,您隨我來便是。」

酒樓上下三層,裡外佔地不小。

跟著夥計一進門沈況便感受到了裡面的熱鬧,便是上午這會兒裡面也聚集了不少人,尤其是在那二三樓之上,人影攢動,陣陣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沈況聞聲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三樓之上的一處廂房外擠滿了不少人,似乎是廂房裡有什麼了不起的貴客。

夥計見沈況視線望過去,也便貼心解釋道:「庾公子今日又在擺酒,是在宴請幾位好友,聽說是在商討如何在今晚的上元詩會上摘個魁首。」

聽到夥計道出庾公子,沈況便下意識想起酒樓招牌上的那位庾信,故而問道:「是那位庾信庾公子?」

夥計笑道:「正是。庾大公子的酒品人品在京城都是出了名的,相識滿京城。外面擠著的那些人都是趕著想巴結庾公子的。」

也是因為夥計看出沈況不是本地人所以才有的這番解釋,不然作為金陵本地人誰會不知道庾信。

沈況聞言深以為意,想來這庾信也是個詩文大家。

不一會兒,夥計便領著沈況到了櫃前,夥計詢問沈況要打什麼酒,沈況直言要那醉生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