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歷太和三年,元月十五。

本該是愉快的上元佳節,而姜凝在今日動身去了南梁京城。

隨行之人不多,只有六人,除了五名浸Yin宗師境已久的高手外,溫酒也跟著來了。

姜凝本來是不打算帶著溫酒的,但扛不住溫酒的一陣死纏爛打。

而恰好溫酒也要尋找機會破境,所以最終姜凝准許了。

關於北地具體狀況知道之人很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大魏與柔然雙方僵持在了玉門關外。

姜凝稍稍知道地多些,比如大魏對柔然已主動出擊只是結果尚還不知曉。

其次是雙方在暗地裡的較量,以監天司和地網為首的各支暗殺小隊與柔然派出的小隊互相角逐。

國內局勢的動盪目前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姜凝知曉自己走這一遭金陵對於時局的變化作用不大,但正如父親說的那樣,動作的施展需要時間,父親如今就需要更多的時間。

在姜凝啟程前,她要去金陵的訊息就已由樓外樓送信人傳到了南梁。

雖然皇帝蕭衍對於姜凝此行目的心中已經有了預料,但還是賣了樓外樓一個面子。

長江沿岸,南梁與北魏各自邊地。

數支南梁小隊在北魏邊地失蹤的事最終還是傳揚了開來,而那個時候宋宛已經帶人離開月舒郡到了關風郡瓦樓城,此地與南梁京城金陵只隔了一個長江,算是大魏面對南梁東部邊境極其重要的一個據點。

姜凝趕赴金陵一事宋宛已經提前知曉,如今樓外樓也算站在大魏這邊,所以姜凝此舉也是在幫助大魏。

宋宛留駐瓦樓城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

南梁京城金陵再往南去皆是文人詩詞中所描述的江南之地,江南風雅,連著雨水都是姍姍。

此處,山水形勝之地吸引了諸多門派家族盤踞於此。

淮陽郡、吳越郡、西江郡、以京畿盤桓之外的江南各郡有著許多豪門與大派。

之前在北魏時,李成仁與祝潭兩人跌跌撞撞也一連拜訪了許多家族門派,後來輾轉到了南梁所要做的依舊如此,只是難度更大了。

在利益面前,即便是劍神也可以試著抵抗一番。

時局紛亂,國朝動盪,這是天下大亂之徵兆,若是真如此到最後南梁也不能倖免於難。

但對於李成仁的這些話,更多人覺得他是在危言聳聽,是在干擾江湖與廟堂的關係,所以李成仁與祝潭一路行來閉門羹沒少吃,劍也沒少問。

也有時候,李成仁是欣然接受閉門羹的,有心無力也是常態。

終是天下如此,匹夫皆有責。

李成仁當下所為之事一為蒼生,二來也有為沈況的私心。

爭搶而來的那件東西對沈況而言用處很大,李成仁也希望沈況可以就此達成他的願望。

李成仁與祝潭,一人身背長劍,竹杖芒鞋,一人腰佩長刀,灰衣斗笠。

行路一直不曾停下,但家國卻未就此變好。

何如?

應如是,也是無可奈何。

雲清幽帶著獨孤南喬下山的訊息先前李成仁已經收到了,跟在一旁的祝潭頗有幾分幸災樂禍,難得見到李成仁發窘的時候。

兩人一邊趕路,祝潭一邊笑道:「都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該有的心結也都開啟了,怎麼到頭來反倒是你不願意了?怎麼,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後嫌別人紅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