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論功行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在董寧的攙扶下,躺了下去,對著董寧道:“王猛是不是膽子太大了,私自處理匪首楊堯的屍首,請示都沒有一個,眼裡還有朝廷嗎?”
董寧微笑道:“那應該都是劉雲飛教出來的,膽子是大了些。但朝廷隔得太遠,來回都要半個多月,什麼事都請示,也不是陛下你想見到的。況且把這件事拿到朝堂上議論,那結果也不一定能隨了陛下您的心意,既然他知道錯了,陛下您就原諒他這麼一回,畢竟是個意氣風發的孩子。想當年,劉雲飛也做過這等糊塗事,但他心裡想著的全是陛下您的那個天下,只要沒有異心就行。”
皇帝溫言道:“算了,看在劉雲飛的面子上,就不跟他計較了。”
董寧笑道:“陛下聖明,衝鋒在前的武將,那有幾個能讓陛下您省心的,偶爾做些糊塗事,在所難免,只要他們忠於朝廷,有利於朝廷就好,其他的就隨他去吧,加以原諒,錯事都有可能變成好事。”
皇帝微微笑了笑,小聲道:“就你會說。”轉過身,靜靜地睡了過去。
在明媚的陽光下,在宏偉的奉天殿玉階前,襄王帶著益王、劉文心等八人見過徐任楓、林元治與蘇達仁,將心中想法說了一下,三人會意,點頭稱是。
朝會開始,眾官員依次走入了大殿,排好隊形,站好。皇帝從左側走上寶座,坐了下來,威嚴赫赫。隨著董公公的一聲“跪!”眾人一套禮數,口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後,隨著董公公的一聲‘起’,眾人站起,列隊站好。
董公公上前一步,大開嗓子道:“陛下開朝,總理國事,有本奏來,無本退朝。”
徐任楓出隊,往前走上幾步,俯身低頭,朗聲道:“啟奏陛下,荊湖匪盜全部肅清,安撫完畢。朝廷該怎樣嘉獎有功之人,懲辦有罪之人,請陛下示下。”
皇帝聽過,小小咳嗽一下,輕聲道:“荊湖剿匪的人來了嗎?叫他們進來吧。”
董公公聽過,大喊道:“傳荊湖眾人入殿。”殿外的公公大聲附和。
劉文心等人進殿,走近前來,跪拜在地,大聲拜喊道:“參拜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道:“起來說話。”微微咳嗽一聲,很多人沒聽見。八人站起。
徐任楓道:“陛下,這八人是代表,其他有功之人都還在荊湖駐地,等著朝廷的布恩詔書嘉獎。”
皇帝道:“徐相,你看那裡有空缺,論功勞大小,委派到那裡就任吧。”
徐任楓道:“陛下,四處有官員空缺。襄陽郡守兼知軍事,岳陽知州兼知軍事,澧州知州兼知軍事,鼎州知州兼知軍事,襄樊團練正副使。其他品級的再按朝廷詔書一併恩賜。”
皇帝道:“那個澧州代理知州徐雲峰乾的挺好,讓他做嶽州知府吧。其他人,你說說吧。”
徐任楓道:“陛下,如若以才華跟功勞大小一起衡量,可任命劉文心為襄陽郡守,黃宗與白谷為襄樊團練正副使,黃不佑為襄陽知軍事,楊律欽為嶽州知軍事,楊廣利為澧州知軍事,鄭經為鼎州知軍事,郭凱為荊州七品將軍。”
皇帝道:“怎麼不見那個王猛啊,他沒回京嗎?”
徐任楓道:“招討使王猛在荊湖生病了,不宜遠行,留在江陵養病。”
皇帝道:“那就發下詔書,讓他做個鼎州知州吧。”
皇帝話語落地,太子後邊走出一人來,正是嚴相。嚴相道:“陛下,王猛濫用私刑,斬殺刁光鬥、錢景明、孫顏洲,逼死嶽州知府烏桓,讓皇后表弟、林元治大人的妹夫枉死他的屠刀之下,又抗旨不尊,強行送回朝廷欽差七皇子靖王殿下,罪不可赦,應當千刀萬剮,以儆效尤,哪能再行封賞。”
太子走出,俯首道:“父王,以上之罪,王猛罪不可赦,罪該萬死。”
三皇子跳了出來,俯首道:“王猛濫用私刑,藐視王法,抗旨不尊,論罪當誅。”
六皇子走了出來,俯身道:“父王,三哥說的在理,兒臣附議。”
五皇子跳了出來,俯首道:“王猛藐視皇家威嚴,殺害皇親國戚,強送欽差回京,抗旨不尊,罪不可赦,罪該萬死。”
二皇子走了出來,俯身道:“父王,王猛殺害皇親國戚是事實,又強行送回欽差,不可姑息。”
七成朝臣一片附和,聲雜語亂,實難受控。皇帝靜默無聲,裝作聽不見,讓他們吵,讓他們鬧。一兩刻鐘過去,眾人見吵鬧無果,漸漸涼冷下來。
皇帝見之,向著靖王看了一眼,小聲道:“靖王,你怎麼看啊?”
靖王走上前來,俯首道:“父王,兒臣說不好。那詔書上寫的是益王被王猛害死,才解除他的職務,判他的罪。可益王當時就站在我面前,好好的,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抗旨。”
皇帝道:“靖王,那詔書呢?”
靖王正要說話,益王站了出來,俯首道:“父王,在我這裡。”
皇帝道:“給大家念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