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兩名僕婦攙著的老夫人還頻頻回頭,看這幾人有沒有跟著,大部分的目光還是落在雲成岫的身上。

雲成嶺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妹妹說要跟著去看看,他也只能跟在旁邊護著她,順便聽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雲成岫非要跟著去聽聽事情的經過,並不是想從中撈些什麼好處,她在聽到那個老夫人說自己的孩子已經丟失了三十多年,腦子裡馬上想到了她和雲成嶺的孃親——陳鳳芝的身世。

那個從來沒見過的舅舅突然回來爆了個大瓜,說陳鳳芝是被從小收養的,是他們的孃親在老家縣城裡撿回來的,而且還為了不被人發現東躲西藏了多年,直到去世前才把當時陳鳳芝身上帶的玉佩託陳正安轉交。

這對老年夫妻提到了自己的孩子失蹤了三十多年,與自家孃親被領養的時間倒是相符,不知道跟自己的孃親有沒有關係。

且先跟上聽聽事情的經過,萬一真的是自己孃親的親生父母,自己也好對他們多做了解,再看看能不能相認。

幾個人跟著濟慈大師來到一間靜室,這裡沒有佈置桌椅,只有一個低矮的小几和地上擺著的幾個蒲團。

濟慈大師盤膝坐到小几旁邊的蒲團上,老年夫婦坐在一邊,兩名僕婦把老夫人安頓好後行了個禮就退下了。

雲成嶺、雲成岫和陳清妍就坐在他們的對面,讓石斛候在了靜室外面。

“董施主,你把此事的來龍去脈,跟幾位小施主說一下吧。”一名僧人給幾人上一碗清茶後,濟慈對那位老先生說道。

“大師慈悲。”這位姓董的老先生衝著濟慈大師拱了拱手。

他轉過頭對著雲成嶺幾人說道:“老夫名叫董煥松,這是內子李宛真,不知道小公子和這兩位小姐貴姓?”

雲成嶺起身答道:“學生免貴姓雲,她們兩個是俺的妹妹。”

雲成嶺介紹了自己的姓氏,卻沒有說出自己的名字。

董老先生也不在意,他端起面前的茶碗喝了一口茶水,潤潤嗓子說道:“此事說來話長,還望雲公子不要嫌棄老夫囉嗦。”

“豈敢,老先生請講。”雲成嶺抬手示意這位老先生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歷。

“老夫與內子本是祖籍京城,兩家長輩來往密切,我倆人青梅竹馬,在長輩主持之下訂了婚事,成家五年後有了一子一女。”

“老夫當初在科考路上走的還算順利,殿試之後,有幸被先皇欽點為當科探花,在吏部選了一個外府縣令的職位,就帶著妻子兒女走馬上任了。”

“本該官場得意意氣風發,進而享受天倫之樂之際,不承想在路過一個小縣城的時候,稍有不慎,當時還未滿兩歲的小女兒給走丟了。我們夫妻二人瘋了一般在縣城找了整整三天三夜,連附近的城鎮村莊也沒有放過,可是卻沒有一點訊息,自此人海茫茫,我們再也沒有見到過自己的孩子。”

這時候,老夫人聽著老先生的講述,回憶起失去女兒時那種痛徹心肺的感覺,禁不住又淚水漣漣。

“雖然當時沒有找到女兒,但我們也沒有放棄尋找,這三十多年來老夫每年都要派人到周國的各個地方打聽尋找,十幾年以前來到定州府這裡,偶爾聽到濟慈大師的講經說法,深受觸動。”

“大師得知我們的遭遇後,耗費心神為我們推算出天倫相聚的緣法,就著落在這定州府。所以我們就在府城買了座小院,隔上三五年過來住上一陣,希望能尋到我那可憐的囡囡。”

眾人聽了董煥松的敘述半晌無語。

“董爺爺,請問您還記得您的女兒是在哪裡失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