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劉福通滅元廷急於求成 朱元(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十八章 劉福通滅元廷急於求成 朱元璋穩博弈南北布子(6頁)
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察罕帖木兒調任中書省兵部尚書(正三品),進階嘉議大夫(正三品)。
這一年,劉福通命令“宋國”中路軍左翼元帥李武、副帥崔德率部由河南西進,尋機北渡黃河進攻朝廷腹地。
六月時,李武、崔德率部攻克商州(今陝西商洛市),九月北上攻克潼關縣(今屬陝西)。隨後東進,佔領虢州(今河南靈寶市東北),進而攻佔了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陝州區)。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從一品)答失八都魯命令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前往那裡圍剿。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立刻率軍西進。攻打陝州時,遇到“宋國”紅軍頑強的抵抗,沒有攻下。
察罕帖木兒很機靈,明白對手強硬則不宜硬攻。於是放棄,轉而攻打陝州西南約40公里的虢州及潼關,結果得手、佔據。這樣反而堵住了李武、崔德紅軍主力的退路。雙方相持不下。
不久,李武、崔德沒有固守陝州,而是渡河進入元廷腹地山西,攻佔隔河相望的平陸縣以及北面直線距離31公里的安邑。結果,察罕帖木兒乘機收復陝州,然後窮追不捨。
李武、崔德甩不掉察罕帖木兒,無法攻打朝廷腹地的路城重地,於是轉身東進,在濟源坡頭村渡河,攻下孟津縣。孟津是河南府路城(今洛陽市)的北大門,相距約14公里。
察罕帖木兒緊跟著渡河,率部駐紮孟津城南,時不時攻城,護衛河南府城,兩軍相持數月。李、崔部隊終因糧草不濟,棄城退走。察罕帖木兒則返回陝州駐守。
察罕帖木兒再立新功,元帝下詔晉升他為淮南河北行樞密院僉院(正三品)、中奉大夫(從二品)。
在河南,劉福通紅軍與答失八都魯直屬元軍卻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
1357年(丁酉歲)一月,“宋國”大臣劉福通命令李武元帥、崔德副帥率中路軍左翼部隊進軍陝西,佔領關中後再東渡黃河進軍朝廷腹地山西。
他們由河南西峽縣出兵,先佔領商南縣(別名鹿城),進而攻佔了武關,開啟了進軍商州(今陝西商洛市)、藍田縣直至陝西行省首府奉元路城(治所古長安、今西安)的通道。
武關為“秦之四塞”(潼關、蕭關、大散關、武關)之一,位於陝西丹鳳縣東約40公里武關河一條彎道的北岸。這條河是丹江自西北向東南穿越秦嶺東段山地的一條支流,其流經的山谷隨之成為秦嶺東段南北往來的一條通道。
武關憑險而立,自秦、漢、隋、唐以來,均為京都咸陽、長安的南大門。其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水。
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夯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卷洞門,以磚石包砌。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
李武、崔德的部隊沿武關河(武關鎮)通道西北上行,經鐵河口(今有國道武關隧道)、寺底鋪村、鐵峪鋪鎮、桃花村、資峪溝村後到達丹鳳縣城。過丹鳳縣後沿著丹江北岸繼續上行,行軍好幾十公里後,經過短暫休整,攻克了奉元路商州。商州與奉元路城的東大門藍田縣直線距離約68公里。
從商州往西北經上河村爬上秦嶺分水嶺(秦嶺山脊),下山後沿著一條河道山谷經過麻街(今有312國道麻街嶺隧道)、齊塬村、五星村、古樹塬、劉家溝、大商塬村、小商塬村、黑龍口、李家院、秦嶺鋪村、秦川村、陰寺溝口(今有321國道牧護關秦嶺長隧道)、秦峰村、榆樹溝口、牧護關鎮、楊家灣、潘家坪村、藍橋鎮(藍河風景區)後,再爬上玉山,經過黑溝口、山頂(今觀音潭景區)後,下山直達山腳藍田縣郊。
這個月,元軍分別討伐河南行省許州(今許昌市)、嵩州(今登封市)、汝州(今汝州市)及太康縣(今屬河南)、亳州(今屬安徽)的起義軍,獲得大勝。元順帝非常高興。
二月丙午是朔日(初一)。壬子日(初七),“宋國”紅軍李武、崔德所部攻佔藍田,前鋒直抵灞上,進逼奉元路城(今西安)。藍田離奉元(今西安)東郊灞橋只有28公里,與華州(今陝西華縣)直線距離56公里,與同州(今陝西大荔)直線距離92公里。
不過,由於劉福通急於劍指元大都(今北京)、消滅元廷戰略方針的影響,他們沒有考慮因地制宜,攻佔奉元城,建立一個可進可退的西北根據地。而是兵分兩路攻打奉元東北方的轄城華州、同州。打算隨後東渡黃河再次進入山西。李武、崔德捨近求遠且分兵作戰給朝廷調集重兵悍將贏得了時間,給自己帶來禍患。
陝西行省衙門連連告急後,元廷急令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由陝州(今三門峽市陝州區)前往救援、討伐。調劉哈剌不花會同豫王(獸鈕金印藩王)喇特納實哩等由潼關前往陝州防守。
去年六月,李武、崔德已經領教過察罕帖木兒的厲害,幸虧及時撤出孟津城,兵馬沒有多少損失。
這次卻沒有那麼幸運。“宋國”無數紅軍將士成了察罕帖木兒虎狼之師的刀下之鬼,中路軍左翼部隊損失過半,餘部分別退回藍田。察罕帖木兒依然是窮追猛打,李武、崔德只好越過終南山,向關中西南撤退。
“宋國”紅軍退到陝西西南隅後,李武、崔德兩帥決心扭轉頹勢,率部奮力攻佔了興元路城(今陝西漢中市),有了落腳之地。後來進軍甘肅行省,攻佔了伏羌(今天水市甘谷縣)等地。
察罕帖木兒又立新功,朝廷對他大加褒獎,晉升他為陝西行省左丞(正二品)、資善大夫(正二品)。
戊辰(二十三)日,元軍收復起義軍佔領的邳州(今屬江蘇)。這一天,朝廷調中書省客省使(正五品)薩爾達溫等攻打黃河南岸一支“宋國”紅軍,結果擊潰紅軍。
二月份,“宋國”大臣劉福通命淮安行省毛貴元帥所部為東路軍,北上攻打朝廷腹地。
毛貴,生一張略方的圓臉,長一對銀河眉——長度適宜,寬而有角,濃中見輕,輕中帶濃。眉下嵌一雙貓眼。印堂適中,下臥一隻花鹿鼻——山根、年壽略立;準頭豐滿圓明,高而不尖,色潤不露孔。唇上蓄短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