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正在思考林緋羽說的話,那邊林緋羽已經帶著小太子去騎架子車了。

林緋羽抱著小太子坐上了架子車,而後教他將腳放在踩踏板上,才剛踩了幾圈,小太子就敢自己騎著架子車在前面跑了。

宮裡的人見慣了馬車和馬兒,這樣踩一踩就可以一溜煙跑遠的架子車還是頭一回見到。

“姐姐,你去陰涼地裡歇會兒吧,要不然一會兒又熱的一身汗,太子殿下這裡有我看著呢!”

林黛玉惦記著林緋羽怕熱,便自個兒走上前來,接過林緋羽扶著的架子車,自顧自去照顧小太子。

林緋羽原本擔心林黛玉照顧不了小太子,可瞧著林黛玉有條不紊的照顧保成,她便沒有再多說什麼,只默默的退到了陰涼地,以免真像林黛玉說的,怕是又要出一身汗。

玄燁這會兒也瞧出了架子車的好處,見保成騎得穩當,便看向林緋羽:“這個架子車,似乎比馬車更輕便一些,若是有什麼急事,說不得這個比馬兒更管用。”

林緋羽笑著點頭:“譬如說偏僻些的巷子,或者是窄的街道,那這架子車就比馬車管用,而且這架子車不需要中途歇息,騎車的人吃飽了就可以繼續趕路,比起馬車確實便利一些。但也有它自個兒的侷限性,這架子車只能容納一個人騎,若是再加個人,便要再加牢固一些,要不然會容易出事。”

玄燁想起之前林緋羽跟她說的,海的另一邊,已經有人在研究鐵器做的架子車了,若是換做鐵器,那是不是就沒有林緋羽說的這些隱患了?

“嗯,先用木架子嘗試吧,若成功了換做鐵器做的,你說的這些問題便會少些了。”

林緋羽自然也知道鐵器肯定比木架子要安全,但是用鐵器和木頭的工時也不是同一個量級的。

“先試試吧,總要多試試才知道到底適合什麼樣的,”其實林緋羽想的是,希望透過這個木製狗和架子車,玄燁能意識到機器的重要性,“臣妾就是覺得,這樣的器械似乎比咱們尋常見的更便利一些,皇上覺著呢?”

玄燁從見到木製狗和架子車的時候,就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的見識已經被更新換代了,若是他不能很快接受新知識,很快就會被其他人超越。

若他只是自己一個人倒也罷了,可他是一國之君,他被超越,便意味著大清千千萬萬的子民會被人欺辱。

這個認知讓玄燁整個人如墜冰窖。

即便如今正值六月,他卻覺得渾身冰冷,彷彿他一個不留神,大清就會毀在他手中一般。

“緋羽,這個木製狗和架子車是誰做的?朕……朕想要見一見他……”

玄燁說話的時候,小太子已經可以自己騎架子車了,林黛玉便折回來站在林緋羽身邊,而後從袖袋裡掏出一張紙遞給了林緋羽:“姐姐,這是那日陪我們一道去火炮坊的人完成的圖紙,他說這個給皇上一看,皇上就明白了。”

林緋羽接過林黛玉遞過來的圖紙,並沒有率先開啟,而是當著玄燁的面遞了過去:“這個臣妾和玉兒可不懂,皇上只能自己看了。”

玄燁原本並沒有對火炮報多少希望,可當他一開啟林黛玉帶來的圖紙,一雙眼睛便冒出精光來。

“這……這圖紙……當真是妙!”

玄燁覺得自己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了,若湯若望和南懷仁製成的火炮讓他震驚,那這幅改良圖紙上對火炮進行改進的點就能讓他拍案叫絕!

“這裡,這裡是新增了千里鏡麼?”玄燁指著火炮上的瞄準器問林緋羽,“若是有了千里鏡,即便是隔著一定的距離,火炮也能打過去,有了這個火炮,別說是準葛爾,就連倭國和李朝,只要他們敢再來,朕便能騰出手來收拾!”

其實瞄準器並不是火炮改良最精彩的地方,林緋羽指了指火炮的大肚子,笑盈盈道:“這裡似乎跟咱們在火炮坊看到的火炮頗有些不同,臣妾不懂這些,皇上,您可知曉這裡是用來做什麼的?”

玄燁臉上的笑容更絢爛了幾分:“這裡叫彈藥膛,湯若望他們製造的火炮一次只能放一枚火藥彈進去,但是這個大肚子裡,可以連續放許多枚火藥彈,戰場上一枚火藥彈的時間往往就能決定勝負,若彈藥膛裡能一次放多枚火藥彈,敵人就沒了喘息的機會,那麼對自己人來說獲勝的機會就更大些。”

林緋羽雖然猜到了,但聽到玄燁的解釋後,還是很捧場的笑,看著林緋羽笑的眉眼彎彎,玄燁心情大好:“只消有了火銃和火炮,朕何愁那些狼子野心之人?”

林緋羽也點頭,玄燁本身就是個對政事十分上心的皇帝,如今有了火銃和改良的火炮加身,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一想到大清歷史即將改寫,林緋羽的一顆心砰砰砰直跳。

她要見證歷史的改變了!

也是這個時候,李德全顛顛的跑了過來,滿頭大汗的弓腰回稟:“啟稟皇上,湯大人和南大人不肯離開火炮坊,他們……他們……”

李德全說完這話,小心翼翼的看了林緋羽一眼,而後飛快的低下頭去緊緊閉上了嘴巴。

玄燁心裡有數,便開口回道:“怎麼,朕只是讓他們去做他們擅長的,讓他們去編纂書籍,他們是嫌朕安排的差事不好?”

“湯大人說……說……”李德全不敢當著林緋羽的面說,畢竟憙貴妃的威力他聽說過,所以他不敢在她面前學舌,“皇上,湯大人和南大人說若皇上執意讓他們去翰林院修書,他們便要回自己的國家去了……”

畢竟湯若望和南懷仁在大清待了數年,他們對朝廷的影響之深玄燁並不是不知道。

若說從前,玄燁覺得放他們回去就放了,可自打見識過火炮的威力後,玄燁並不想這麼輕易放他們回去,誰知道他們回去後,會不會將大清如今的情況吐露出去呢?

“若他們不願去翰林院,就將他們一同送去四方館,派人日夜看守,”玄燁連句多餘的話都沒有說,“將朕的意思轉告給他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