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愛雨的堅持,開張時沒有鬧騰,“問雨軒”生意冷清,顧客稀少,一開始就遭遇了當頭一棒。

劉愛雨仍然推行走出去戰略,她製作了一百張年卡,憑藉此卡,可以免費喝茶,但不是隨意贈送,而是有特定目標。

在4S店,劉愛雨請求把年卡贈予寶馬、賓士、奧迪、沃爾沃的車主,經理當然歡迎,自己請客、別人埋單,何樂而不為?車主也高興,免費喝茶的年卡,就是個額外福利。

劉愛雨又去了高檔會所、高檔足療店、高爾夫球場,如法炮製。能一起打高爾夫的,哪個不是年入幾百萬上千萬的?哪有一個打工的去打高爾夫球的。

100 張年卡送出去了,就等於這一百個人,要喝整整一年的免費茶。

趙波說:“完了,這一百個人肯定會把茶莊喝倒閉的。”

劉愛雨說:“帳不是這樣演算法。這一百人儘管是免費的,但哪有一個人獨自喝茶的?到茶莊茶樓裡都是談生意、商議事情的,他肯定會帶幾個人來,那不就是消費?再說了,表面上看我們好像虧了,但他在免費給我們做宣傳、做廣告,這些人的圈子,都是成功人士、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一傳十十傳百,客源就爭取過來了。”

劉愛雨的解釋似乎有點道理,但趙波覺得還是玄乎。

劉愛雨說:“咱們這個茶莊,不僅僅是賣茶,還可以有許多延長的利潤鏈:譬如在茶館裡懸掛名人字畫,可以供客人鑑賞,也可以買賣;古董、文玩、茶具、茶葉,都可以賣;可以讓珠寶行在茶莊設個專櫃,陳列一些珠寶,客人有滿意的,可以現場交易。還有藝術品的鑑賞收藏、貸款業務的拓展、婚姻中介,總而言之,讓這些大款們,在喝茶的同時,能辦一切要辦的事。”

劉愛雨的大手筆,令趙波驚訝,和開海鮮店時相比,她顯得更成熟更大氣,她出乎意料的想法,獨劈新徑的思路,不知能不能讓“問雨軒”起死回生。

一週之後,客流上來了,果然如劉愛雨所料,來客都是高收入階層,有的約朋友來放鬆,有的商談生意,有的辦理業務,每個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茶亭。

有的茶室,有古琴古箏等民樂演奏;有的茶室說評書,有的談資本的運作,有的談養生大道,有的講解法律常識。

客人很滿意,回頭客就多了。

“問雨軒”的名氣大了,每天都賓客滿座,節假日和週末,還需要提前預約訂座,劉愛雨送出去的一百張年卡,已經收到了數倍幾十倍的回報,茶莊的生意蒸蒸日上。

令劉愛雨興奮的是,孫教授居然來北京了。

劉愛雨打了車,去火車站接孫教授,這次,他坐高鐵,比飛機更便捷。

孫教授進了衚衕口,就感覺不對勁,難道是走錯了地方?他疑惑著,看見“問雨軒”茶莊幾個大字。

劉愛雨說:“爺,我開了家茶莊。”

孫教授轉了一圈,然後在“平沙落雁”茶室就坐,他翹起大拇指,誇獎劉愛雨:“女子,你真能幹!”

孫教授是回來參加校慶的,他本來厭煩這種虛套做作,但架不住校方的再三邀請,便來了。

孫教授對劉愛雨沒有請他為茶莊題名,而耿耿於懷,說:“這個字太俗太媚,缺少筋骨,茶莊啥都好,就這個題字遜色。”

劉愛雨知道他犯了孩子氣,連連保證說爺,下次裝修,一定恭請你的墨寶,孫教授這才展開了笑顏。

劉愛雨說:“爺,為報答你的贈房之恩,你可以邀請你的老朋友來茶莊喝茶聊天,一切免費。”

孫教授笑著,指點著劉愛雨:“你這個女娃子,腦子太機靈了。”

孫教授的朋友同事,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們個個都是各領域的精英,有著極強的話語權,有的甚至給決策層獻策獻計,他們要是能來茶莊喝茶,那絕對是茶莊最好的廣告、具有最轟動的名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