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劉愛雨籌辦茶莊(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冬天,北京沒下雪,儘管每次天氣預報都報近期有降雪,但是,漫天髒兮兮的烏雲,被風一吹就散了,雪,賴在了遙遠的西伯利亞。
劉愛雨請趙波喝茶。
在廣州時,劉愛雨喝過幾次茶,廣州人的茶喝得驚天動地,太鋪排太張揚。
一次,桌上上了三四十個小菜,從午後一直喝到傍晚,這哪是在喝茶,簡直是一桌滿漢全席。
他們去的這家茶樓,在蘇州街,黃金地段,人來人往。
劉愛雨和趙波坐了一個雅座,要了一壺碧螺春,點了肉丁饅頭、艾窩窩、蜂糕、排叉幾樣茶點。
趙波打量了一下,茶樓裡顧客很多,人來人往的,服務員忙著接待、安排就座。
這頓茶喝了兩個小時,消費了480元。
劉愛雨問:“感覺咋樣?”
趙波說:“有點貴,不是一般人能消受的。”
劉愛雨說:“現在的茶樓變樣了,早不是老北京那時候的大碗茶了,一把香片,一壺開水,從早喝到晚,聽聽相聲聊聊天,說說家長裡短。茶樓成了上層精英消遣放鬆、老闆談生意的場所。”
劉愛雨說:“咱們這個消費是低檔的、普通階層的,有錢人一頓茶就喝去幾千塊錢。
趙波聽得目瞪口呆,他不明白,他和劉愛雨無生意可談,為啥要花幾百塊錢喝一壺茶?
劉愛雨打算開家茶樓,據她這兩個月來的考察,一個茶樓辦好了,每月賺個幾十萬是小菜一碟。
趙波沉吟著,茶樓是賺錢的,但不是所有茶樓都會賺錢;開一座茶樓,先期的裝修費就要幾十萬上百萬,每年的租金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萬一搞砸了呢?風險太大了。
劉愛雨批評他悲觀主義,凡事瞻前顧後、疑慮重重,總考慮最壞的結果,這種思維要不得。
趙波說:“我擔心你萬一搞砸了,損失慘重,這口氣就緩不過來了。”
劉愛雨說:“不用另租房子,孫教授這個院子就挺好的,花幾十萬裝修一下;別的茶樓都是在鬧市中、在高樓裡,咱在巷子裡,四合院風格獨特,而且巷子口就有停車場,很便利的。據我考察,現在酒樓茶樓,附近沒停車場的,生意一般都不大好。”
趙波沉吟著,劉愛雨說:“我剛來北京時,手頭只有五六萬塊錢,就算賠本了,大不了回到五六年前,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趙波攥緊拳頭說:“對,咱本來就一無所有,怕個啥?再幹一票。”
一旦想通了,就沒有可顧慮的,只有一個勁地往前衝。
孫教授的這個院子,正房五間,坐北向南,東西各三間廂房,院子中央有二百平米的空地。
劉愛雨規劃了一個涼亭,四面環水,種植紫藤和爬山虎,搭建一個抄手遊廊,曲徑通幽,直達室內。
整個茶館的設計,要中式花,材料全部用原木,不加工、不刷油彩、不用現代的裝飾材料,一切保持原生態。
十一間房子,搞出幾十個小包廂,每個包廂的裝飾風格,絕不雷同,劉愛雨已經給它們想好了名字:小橋流水、大漠孤煙、巴山夜雨、茶馬古道、蕭關漁鼓、雪擁藍關等等。
一切用最貼近自然的方式構建。
一句話,就是要新穎、獨特、別緻,和京城的茶樓,無雷同之處,在視覺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沒有嚐到茶就有了飲茶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