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點,燕京市電視臺。

這個時間點,電視臺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已經下班了,只有深夜檔的節目還有一些工作人員在堅守崗位。

張燁帶著陸行從正門進去,偶爾遇到一兩個老員工還能打上幾聲招呼。

不過這種人已經很少了,大部分人也都沒什麼固定職位,主要就是給各個演播室打打下手。

“我記得這裡以前還有間辦公室,沒想到現在都變成雜物間了,臺裡的裝修風格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張燁對著電視臺的大部分地方,都如數家珍,時不時就和陸行說上兩句。

“張老師,你和燕京市電視臺很熟?”陸行有些好奇。

“你叫我張哥就行。”

張燁笑笑,神色間有些唏噓,“現在也算不上熟悉吧,我其實已經有六七年沒有到這裡來過了。

我記得當時這裡的外國人還不是很多,不像現在!

其實有時候想想,也是因為我們自己實力不行,再加上各大影片網站發展起來後,對電視臺也有著不小的衝擊。

上面領導壓力其實也挺大的,為了收視率就找了很多在業內有名氣的外國人進來,電視臺也慢慢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陸行點了點頭,他對張燁說的話其實挺能理解的。

這裡雖然和他穿越前的那個國家有許多不同,但除了文化方面的差別後,很多發展程序差別並不是很大。

網路普及,影片網站興起,再加上智慧機的出現……

不管是那個世界,看電視的人其實都已經越來越少了,很多家庭買了電視,最後都只能淪為擺設。

這種情況下,各個電視臺的收視率自然會迅速下降。

這裡面,有的電視臺反應比較快,迅速調整重心朝著網路靠近,或是開辦電視臺的自有影片網站,或者和各大影片網站達成合作……

這裡面轉型成功的就能繼續延續電視時代的輝煌,轉型不成功的便只能逐漸沒落。

不過,燕京衛視以前,在九州也是一個挺不錯的電視臺,現在卻淪落到了讓一群洋鬼子做主。

讓人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舒服。

“行了,不聊這些沒用的事情了,先進演播室!”

張燁前面帶路,兩人很快就走進了一間亮著燈的演播室。

來的路上,張燁已經和陸行介紹過這檔節目了。

這是燕京電視臺最近才開播的一檔節目,截至目前才播了一個多月,節目形式也是以訪談為主。

收視率和各大影片網站的播放量,都只能說是不溫不火,反正和喬伊等人這段時間參加的節目是沒法比。

但對陸行來說,就現在這種情況,還要啥腳踏車,有就不錯了。

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燕京電視臺是政府單位,不怎麼受外界那些歪風邪氣影響。

演播室裡,主持人已經來了,是一個明顯更符合西方審美標準的美人,高鼻樑,大波浪。

陸行他們進來時,主持人正忙著給自己戴美瞳。

“這是節目主持人,王小美。”

張燁出聲向陸行介紹道,然後又對著開口,“這就是我白天和你說過的那個小兄弟。”

“請叫我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