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站在山腳下。

天然的大山,如刀削斧砍般險峻,所有裸露在外的石頭,都披著一層細密的紋格。

腳下的沙土被風吹起,打在臉上,絲絲作痛。

不遠的地方,是滾滾蜿蜒的河水在翻滾。

這畫面,簡直大氣磅礴,在現代,絕對是旅遊勝地。

但是,我們不是來觀光的,這環境地勢,對於生存,確實是令人望而止步。

而蘭縣的百姓,就是在這種天然夾縫中,艱苦的勞作著。

很好,既然靠山,那我們就吃山,靠水,我們就吃水。

我們開始一路觀察。

在很多的地方,有一些平緩的山坡,完全可以蓋房,種植。

我用本子記下。

繼續走。

突然看見一處一眼望不到邊的如河流一般的沙地。

我們下了車,來到附近的農家。

問問情況。

打聽到的是,這原本是濁河的河道,但是百年前因為水患,而河水改道,只剩下沙地。

我來到這沙土上,仔細向遠處看,偶爾有幾處,長了些草。

捏起來看了看,百分之八十的含沙量。

又拿來取土用的鏟子,讓東旺往下鏟。

鏟了一米左右,就有絲絲潮氣,不似那麼幹燥了。

又奔波了一天後,終於回到了客棧。

我開始拿著本子研究起來。

東哥開心的從外面進來說道:「小姐你看,這是什麼!」

我抬頭一看,一個砂鍋中,一條鯉魚盤踞其中,湯已經燉成了,呃,拋去黃,算是奶白色吧!」

「這是魚啊,怎麼了呢?」

我轉著鍋仔細端詳。

「小姐你有所不知,因為魚比較有營養,所以我就想給你做個湯,但是客棧裡的夥計竟然說,沒有魚,魚很少有,我又讓東旺出去找,竟然都沒有,今天在城門口,我發現一個人竟然拎著條活魚,問他賣不賣,他就賣給我了。」

我不禁好奇:「東歌,你說這縣裡人守著濁河,怎麼能沒有魚呢?」

「誰說不是呢!」

我本來一想魚就感覺腥,但是看著東歌期盼的樣子,還是盛了一碗。

嗯,別說,這魚湯,竟然沒有什麼腥味,很是鮮美。.ν.

要知道一般鯉魚不做處理,都會土腥味很重,做了處理,又會失去魚的鮮味兒。

這個湯裡沒有放什麼調料,口感卻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