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小心翼翼(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來鄧大娘子可能真的就只是一個棋子,運氣不好,被選中而已。
但又幸運的碰到了木芳顏,救了她一命。
宋道雋想了想,告別表兄,徑直去了自己的長芳樓。
管事陳年見他來了,連忙趕到雅間:“見過小王爺。”
宋道雋點點頭,開門見山的問他,“這一次去江南道收糧食,可曾發現什麼異常不曾?”
之前為了奉縣的水災,聖人從他這裡調走了不少糧食。
若非他的糧食及時送到紫南縣,幫著安頓流亡到那裡的百姓,恐怕就要引發民亂了。
陳年聞言,謹慎的想了一想:“小人不確定,不過小王爺這般問起,倒是有個異常的事兒。”
“什麼事兒?”
“手下的人曾經回報,說這次他們去收糧,特意做過統計,與往年對比,今年的糧食產量,分明比去年高出了兩成,可怪異的是,他們收到手裡流通的糧食,無緣無故消失了三成,這三成糧食去了哪裡,無人知曉,他們也查不出痕跡。”
因為糧食流通起來,本就複雜難測,下面的也只是大概統計產出比,不是很確定。
畢竟除了衙門特意登記各地的產量,不是所有商賈都特別關注這些訊息。
而且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籌集糧食,所以他們沒有在意,也沒有把這件事情往上報。
可宋道雋聽到這兒,忽然生出一個詭異的念頭,“你讓下面的人去查一查,就把最近三年的賬,都給我查一遍,看看糧食是不是都有無故消失,不知流向的。”
陳年雖不明所以,但也聽令的吩咐下邊的人去細查。
想了想,宋道雋覺得還是不妥,又吩咐陳年,“不僅僅是糧食,還有鹽鐵之類,這些都給我嚴查。”
糧食食鹽,事關民生大計,旁人看著或許只是一份生意,但宋道雋十分清楚,這些東西的供應流通,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安穩。
老百姓一旦鬧饑荒吃不飽飯,就註定會造反。
國家安穩,靠的就是糧食供給的穩定。
糧價哪怕稍稍有波動,一旦往上漲,那對老百姓來說,可能都是一場動大亂
而在戰爭期間,就更是如此了。
若是西南部有了造反的意圖,那麼糧食鹽鐵這些,就是最重要的供給。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們想做什麼,就一定要儲備足夠的糧食武器。
宋道雋雖然吩咐手下的人去查了,但這個事實在事關重大,他想了想,還是進宮去面見聖人,將情況告知聖人。
聖人聽到耳中,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做得很好,這件事情,朕會著人去查,一定會弄清楚西南部有什麼異動。”
宋道雋聞言鬆了一口氣,“希望只是微臣莽撞,胡亂猜想,畢竟這事要鬧起來,可是兵戈之禍。”
聖人卻道:“朕的幾個兒子,若有你這般精明,朕也不會這般發愁了。”
這話可不好回。
說輕了,說重了,都有可能讓聖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