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徵墓(第1/2頁)
章節報錯
“知道了,還有什麼事嗎?”許暮淡淡說道。
“這個,這個……”縣令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問了起來:“不知兩位可是工部許侍郎大人府上的?”
“為何有此一問?”許暮一驚,這傢伙識破自己身份了?
“聽說昨天您們給那些民夫派了銀兩……我知道許大人正帶隊親自在太行山裡整固關卡,我怕您們有所誤會,所以,所以想來澄清一下。諸位大人,此間狹小,不如到下官寒舍稍坐如何?”趙和光說道。
許暮稍稍放下心來,原來對方並不認得自己。賀齊舟道:“我家大人是刑部的,我們要儘快趕到晉陽,趙大人有什麼話就快些講吧。”
趙和光好像鬆了一口氣的樣子,不過臉色仍是不太好看,問道:“不知您去晉陽要辦什麼案子,需不需要下官出力?”
“暫時不需要,對了,你剛才要和我們說什麼?”賀齊舟道。
“沒,沒什麼,既然大人趕時間,那下官就不打擾了。”
“等等,那些民夫的欠契為何只以三折兌付?聽說收契的人都是縣府之人?你剛才想澄清什麼來著?”江大民忍不住喝問道。
賀齊舟和許暮也忍不住一起向江大民白了一眼,這傢伙還真成不了事,直接就打草驚蛇了。
趙和光臉色微微一變,難道是來查欠契的?可是馬上恢復如常,說道:“此事說來話長……”
“長話短說。”賀齊舟道。
“好吧,這兩年天公不作美,那些農戶都不願種田,正好朝廷積極備戰,築城修路的活也多,所以都典賣了田地,出賣勞力。可是朝廷下撥的工款越來越慢,本縣上萬戶人口有一半都快揭不開鍋了,故以欠契抵押借入高利貸之人也多了。由此產生的纏訟越來越多。下官不堪其攏,為此想了個辦法,讓雙方都有個保障。”
“什麼辦法?”江大民問道。
“本縣規定,以欠契抵押的利錢,最高不能超過一成,抵押時間不能超過一年,故抵押欠契的越來越少,直接買斷的反而多了起來。”
“買契的是不是你的人,縣裡既然有買契的銀子,為何不全額兌於百姓?”齊舟問道。
“怎麼會是下官的人,因為工部的銀子都由本縣代撥,所以本縣規定非本人本戶持欠契兌銀的,要交欠契總額兩成的稅銀,那些收契人不過是交給縣府稅銀而已,絕非下官府裡之人。”趙和光信誓旦旦地說道。
“什麼破規定!”賀齊舟憤然一拍茶几,怒道:“那不是逼著收契人壓低價格嗎?你這是抽百姓的血汗錢!”
趙和光被這一拍給完全嚇到了,直接從凳子上跪了下來,道:
“下官這也是沒辦法啊!如果不從這裡補點稅銀,只能加到其他有地的百姓頭上!本縣現有田地一十二萬畝,其中免稅賦的王田、侯田三萬畝,荒地將近也有三萬畝,剩下不打算耕種的人越來越多,此規定一出,荒地增加的就沒那麼快了!那些加徵的欠契稅銀全都上交府庫,以補田賦,大人若是不信,大可以去查賬!小人願以這烏紗擔保!”
賀齊舟一時無語,自己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揮揮手讓江大民送客,心中悵然若失。明明有這麼多地,居然無人願意耕種,百姓的日子怎會好得起來?
“走吧,早點去晉陽城,再早點回京吧。”許暮低聲道。
“嗯!”
……
三面環山的晉陽果然是一座雄城,城池之高大寬廣一點都不遜色長安與洛陽。賀齊舟和許暮無心賞景,過了南門後,一路往北。
進入南門時查驗極嚴,就算江大民以六品把總的名義讓守將放行,就算有人認出江大民是姜爍的貼身隨從,但還是有人仔細查驗了馬車與賀許二人的戶籍。
賀齊舟的刑部魚符、全真俗家子弟的度牒、將軍縣的戶籍與化名周奇的戶籍早已在北周時丟棄,身上有的只是北周潘古部德山的羊皮戶籍。而許暮亦是如此,那匹雪龍馬跑入阿爾泰山後,就再沒證明身份的文書了。兩人也只有回京城才能補齊這些東西。
好在榆州知府柳系舟為兩人開具了路引,總兵張鋃還出具了保函,所以稍費一番周折後還是進入了晉陽城,路引之上也多了晉陽城防的印戳。
晉陽城內屋舍齊整,多為青磚徹成。南北向的穿城大道極為寬闊,一路上車水馬龍,不時有一隊隊騎兵來回馳過。進入內城,高門大屋比比皆是,較之洛陽城的房屋似是古舊了不少。江大民問,晉王府就在這內城之中,是否要去拜謁一下晉王?賀齊舟與許暮連連擺手,兩人最是不喜那種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