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來後兩人才去認真打量廳內其他客人,這一看不要緊,心裡不由打了一個突。因為他們看到了各自扶持的鹽商都在座。

兩人不由警惕心大起,看來軟飯王沒存好心,這是要打自己錢袋子的主意啊,今天這是宴無好宴啊。

為什麼兩人剛好出現在這裡呢?

李睿三世歷練可不是白給的,早就要人打聽清楚了,這七大鹽商中排第一的鐘家的後臺就是楊素,而排名第三的文家那就是宇文家的旁系子弟直接改名而成的。

所以李睿才請這兩家的後臺大老闆一起來現場。

他今天的計劃可是至少拿下四家鹽商從而佔據全國鹽業的大半江山。拿下四家後,如果另外三家不識抬舉,也就可以動用手段讓他們退出這個行業了。

李睿的終極目的是,以後全國只有他自己這一家鹽商,加四個代理分銷商而已。

說起來也都是和鹽的緣分。

楊素大將軍是一直想急著給李睿解釋一下,宇文成都封賣精鹽的“優品雜貨鋪”,那是宇文家自己的事,不是兵部的主張,他這個大將軍事先毫不不知情。

他可不願意女帝誤會後,撤了他這個遠征軍元帥的職務。

現在盯著這個職務的人可是多的很,由不得他不著急見李睿。

而且,楊素潛意識裡還有點向女帝表功的意思。他可是知道訊息後第一時間去宇文家,幫李睿協調擺平這事,多少還是有點功勞的吧?當然,宇文家貢獻給他的那十萬貫就被他選擇性的遺忘了。

宇文化及更是急著要找李睿交流,一是再次解釋宇文成都是受小人矇蔽,並不是真心要和李睿、和女帝作對;二是對李睿的重禮表示感謝,那琉璃球可以說是稀世奇珍也不為過,他們宇文家不能沒有表示的。

關鍵是,宇文成都是這次“封門事件”的直接操作者。宇文家可是聽說女帝賜給了李睿一隊翎衛,直接改為了黑山莊的保安隊。這說明什麼?

說明女帝對這件事很在意,說明女帝很寵李睿。那宇文家還不趕緊上趕著解釋誤會?雖說上次宇文家賠禮了十萬貫給李睿,可是李睿的回禮可是無價之寶啊。

這是不是李睿不接受道歉?

連宇文述這個老狐狸的心裡也沒底。

所以,這次宇文化及過來可是把那個琉璃珠帶著的,視情況變化,看是不是還給李睿?這東西拿著燙手啊。

他們兩家這一個月以來,多次下帖子求見睿親王,都被李睿用這樣或那樣的藉口給拖延下來了。

正在兩家彷徨無計的時候,今天李睿卻主動派人,以黑山莊莊主的身份,邀請他們今天到黑山莊做客,楊素和宇文化及兩人自然是跑都跑不贏的。

這不,兩人進來後,看李睿一身居家常服坐在主位,未穿親王禮服,旁邊的人都是一身富貴氣。

兩人就知道這只是一個私人聚會,於是他們也就按李睿邀請他們過來赴宴駕貼上的“黑山莊莊主”這一身份,稱呼李睿“李莊主”。

果然這稱呼沒毛病,李睿開始說話了:

“兩位大人來的巧,我這裡的事情剛處理完。聽說這個月兩位大人多次要求見我一面,不知有何見教啊?”

楊素和宇文化及互相謙讓了一下,楊素看到自己不說,比自己官位低,嚴格來說是自己下屬的宇文化及是一定不會先說話的。

於是楊素斟酌了一下用詞後,先開口:

“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事,只是上次兵部宇文成都誤信小人,給莊主的精鹽生意帶來了損失,我這兵部主事人實在是過意不去。特地來看望一下莊主,這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請莊主笑納。”

宇文化及就在旁邊,楊素也不能說:都是宇文家的錯,於我無關。要是這麼說了,宇文化及怕是面子上下不來,就要當場翻臉。所以只能這麼措辭,順便也幫宇文家解釋一下,他們是誤信小人了。

而且今天自己送李睿的“小意思”也有五萬貫,這也算是對得起宇文家了,畢竟這一“小意思”後,自己也就只得到五萬貫銀錢了。

“哦,楊大人客氣了,這是小事情,遠征才是大事,你這遠征大元帥就不必為此小事操心了,李某人絕不會計較的。”

李睿大度的說著,其實只要楊素今天能來,那收服鹽商的事就八成能圓滿,所以,不管以後如何,現在的李睿倒是真心和楊素在客套。

可是這普通的客套話聽到楊素的耳中,就不只是字面意思這麼簡單了。

心裡有所顧忌的楊素自己一腦補,就知道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