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豕和一干唐家長老們,對目前的唐村非常滿意。只要肯出力氣,到冬天還餓肚子的族人,應該沒有幾個了。

現在村中的貧窮人家,大多不是鰥寡便是孤獨,剩餘的應該是身有殘疾,或疾病纏身已無法與災禍抗爭的人家。

假使村裡的大戶們願意稍稍做些善事,這些人的窮蹙困厄也便稍解了,正所謂“救急不救窮”。

懶漢和無賴在村裡還有,但那總是少數幾個人。按照潘先生的建言,村裡有兩個北軍回鄉的軍卒唐六子、唐魚兒,皆三十餘歲,年紀不算大,是董卓入京時逃散回來的,當年鬧黃巾時均見過血,略有膽氣。

村中各大戶人家每戶出一丁,由老成之人夜間帶領,組成巡邏與治安的隊伍。將懶漢與無賴也編入什伍巡邏,隔上五、七日不時操演,公中管飯,亦給少許錢糧,名曰做事實為看管。一者可以減少不良事端的發生,再者,也是個廢物利用。

兩個年老的唐家長老心痛錢糧,堅決不願為此多增花銷。唐豕也不勸說,確是另外說出一個故事。

三個月前,在淇水上游距離唐村不到五十里地的上庸郡梁家鋪子,有二十幾個山中強盜,由村中的潑皮無賴趁夜引入莊中。縱火焚燒房屋,殺傷人命一百幾十口,搶掠財物、牲畜無數。

其中有一梁姓大戶人家,不願舍財保命,竟然被強人做下了滅門的慘事,據說官寺的公人們至今尚未抓捕到強人。

唐豕前次去南鄉縣城中繳納錢糧,能聽來此事原也不稀奇。兩個長老卻被唬得戰戰兢兢,不再出言反對,然又要被迫出錢糧,心中總是不很熨貼。

……

唐豕唐元豐沒有跪坐在潘陽客廳中的矮榻上,而是與潘陽一樣,很悠然自得地與其坐並列在藤圈椅中。

兩張椅子間放著一個方形的小几,上有一隻長方形的竹製托盤,一個徑圓三寸、高約兩寸的短嘴紅泥茶壺、兩個比牛眼略大些的紅泥陶製茶盅放置其中,茶盅口嫋嫋地飄著熱氣。一個婢女跪坐在小方几前的短席之上,隨時為茶盅添茶湯。

孫策遇刺身亡,其弟孫權繼其位。

這個訊息不算新聞,在建造作坊的時候,便影影綽綽聽到做活的工匠在談論。

潘陽記不得孫策是什麼時候死的,但他知道。東吳從此掀開了新篇章,進入了屬於孫權的時代。

陳琳撰寫了討曹檄文,曹操曹孟德的風疾頭疼被檄文罵痊癒了。

唐豕繼續說出一個他自認為可讓潘陽震驚的大事。

潘陽知道,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爭戰開始了。

“是啊!也該到時間了。”看了看唐豕,潘陽若有所思,但沒有任何激動的表情,伸手肅客,示意他繼續飲茶。

他們現在飲用的是真正的綠茶。不知道唐豕花了什麼代價,從哪裡搞來的。他不說,潘陽也不問。

唐豕這半年,經常來潘陽這裡,已經不把自己當作客人了,所以才能和潘陽一起坐在藤圈椅子裡面聊天。二人經常是這樣,半天不說一句話。

十月曹操偷襲烏巢,燒燬了袁紹的軍糧。

偷眼瞧了瞧,陷入沉思的潘陽,唐豕小小抿一口茶,放下手中杯子,又說出了一個自認為足以震撼潘陽的大事件。

“嗯。袁紹該敗了。”潘陽揮揮手,趕開了面前偷空出來曬太陽的蒼蠅。

看起來被震撼到的人是唐豕。

有著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紹,比曹操強大的不是一星半點,長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

前一陣子還有傳聞,曹操即將失敗了。現在僅僅損失了一點軍糧,先生就說袁紹要失敗了,唐豕不信。

“功高莫過救駕。計毒不若絕糧。”看出了唐豕的不解,潘陽進一步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