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新年七件事(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顧二找來唐維吉,讓他陪著在城裡轉一轉。顧振漢是想看城市建設搞得怎麼樣。
當初設計規劃的時候,將整個城區分為5大塊。工坊區(輕工業區)、商業區(目前只有後勤部的一片倉庫)、生活區、辦公區、軍營區,後來增加了學校區,分為六大區。
城市建設速度很快,橫三、豎三六條主要街道,年前已完工。工坊區、辦公區、商業區已完工,生活區、軍營區本月可以完工,學校大約還有兩個月的工程。
在工坊區,顧二指著那一排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的工坊,對唐維吉說:這個區以後就叫輕工業區。
輕工業是什麼意思?唐維吉心裡思忖著,聽這個話的意思,那就是將來還有重工業?
顧二沒理會唐維吉在想什麼,鄭重的告訴他,今年基地棉花的種植面積大大增加,而且還種植了苧麻,因此紡織廠和被服廠的規模要擴大,紡織廠擴大5倍,被服廠擴大三倍,要在第1批棉花和苧麻收穫之前完成擴建工作。
唐維吉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兩人接著向前走,看完輕工業區,來到學校區。看著正在興建的學校,顧二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讓身邊的人去把劉大光找來。.
年前人一招回,顧二就佈置了建學校的事。
顧二現在想起建學校可不簡單,很有些具體的工作要做。
在顧二的心目中,新年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建學校。
而建學校最關鍵的是老師的問題。
基地目前共有約1000名少年兒童。為安置這1000名少年兒童,顧二決定建一所小學,設25個班,每個班40名學生、4名老師,共需100名老師。另外考慮到如今這個時代的風俗,以及人們對男女雜處的接受程度,有必要對男孩和女孩實行分班,按現有男生和女生比例,25個班,其中男生13個班,女生12個班。相對應的老師中也要招一些女老師。
對於招老師這個事,顧二心中實在是沒底。不過一想到在他原來生活的時代,曾經的文化水平很低的民辦教師也教出了不少的好學生,顧二就覺得只要具備了一定的素質,老師也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顧振漢要求劉大光在基地人員中挑100名老師,年紀不超過30歲,文化程度儘量高些,有可能的話儘量多招一些女老師。
在建學校的這段時間,顧二準備自己抽空對這些老師親自進行培訓。
劉大光的執行力還是很不錯的,帶著徒弟們從檔案室的名冊中選出符合條件的300多人,然後馬不停蹄的到各個單位對這些人進行面試。三天之後老師選好了,運氣不錯,竟然招到了30名女老師,她們多數是在大戶人家做過丫鬟,跟著主人學了一點文化,有少數本人家庭就是耕讀之家,只是因為戰亂才成了難民。
識字的人在各個單位都是受到重視的人才,有不少人在單位中屬於骨幹,劉大光招老師的時候,很多單位都不願意放人。劉大光只好轉達顧二的話:教育是大局,所有單位都要服從大局。這樣才把老師招齊。
顧二把所有老師集中到關渡城,每人分給一間單人宿舍。
顧二自己進入學習空間,編教材,制定學習大綱,共3門課程:語文、數學、自然常識。
發給這些老師們課本,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 ,小學教學方法等學習資料,然後進行第1次入夢培訓。